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 | 第9页 |
1.1.2 职住分离现象愈加普遍 | 第9-11页 |
1.1.3 青年上班族的通勤压力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9页 |
1.4.1 共享交通模式 | 第13-16页 |
1.4.2 上班族通勤换乘行为 | 第16-17页 |
1.4.3 服务设计理念 | 第17-19页 |
1.5 研究目标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9页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服务系统设计相关理论 | 第23-32页 |
2.1 共享经济的概述 | 第23-24页 |
2.1.1 共享经济的概念 | 第23页 |
2.1.2 共享经济的构成要素 | 第23页 |
2.1.3 共享经济的特点 | 第23-24页 |
2.2 服务系统设计的概述 | 第24-29页 |
2.2.1 服务的概念与特征 | 第24-25页 |
2.2.2 服务设计的概念 | 第25页 |
2.2.3 交互服务系统设计的构成要素 | 第25-27页 |
2.2.4 服务系统设计的流程 | 第27-29页 |
2.2.5 交互服务系统设计的思路 | 第29页 |
2.3 共享交通的概述 | 第29-31页 |
2.3.1 共享交通的概念 | 第29-30页 |
2.3.2 共享交通的构成要素 | 第30页 |
2.3.3 共享交通的应用领域 | 第30-31页 |
2.3.4 共享交通的价值与意义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共享交通对上班族通勤换乘影响分析 | 第32-40页 |
3.1 上班族通勤换乘的概述 | 第32-36页 |
3.1.1 上班族的定义及特征 | 第32-33页 |
3.1.2 通勤换乘的定义及类型 | 第33-34页 |
3.1.3 通勤换乘行为影响因素 | 第34-36页 |
3.2 共享交通对不同地区上班族通勤换乘的影响 | 第36页 |
3.2.1 国内上班族通勤换乘发展特征 | 第36页 |
3.2.2 国外上班族通勤换乘发展特征 | 第36页 |
3.3 城市通勤出行和公共交通特征 | 第36-39页 |
3.3.1 城市通勤出行特征 | 第36-37页 |
3.3.2 共享交通下的出行方式特征分析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上班族换乘需求调研与用户研究 | 第40-76页 |
4.1 调查目的与流程 | 第40-44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40页 |
4.1.2 调查基本流程 | 第40页 |
4.1.3 调查问卷设计 | 第40-44页 |
4.2 调查数据定量分析 | 第44-59页 |
4.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 第44-47页 |
4.2.2 通勤形态变量分析 | 第47-54页 |
4.2.3 交叉比对 | 第54-59页 |
4.3 深入访谈典型用户 | 第59-62页 |
4.3.1 访谈内容的确定 | 第59页 |
4.3.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59-60页 |
4.3.3 访谈内容总结 | 第60-62页 |
4.4 调研结果综述 | 第62-64页 |
4.5 “共享交通”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设计的解析 | 第64-75页 |
4.5.1 “共享交通”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设计概念提出 | 第64-65页 |
4.5.2 “共享交通”交互服务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 第65-71页 |
4.5.3 关键性技术的应用 | 第71-73页 |
4.5.4 “共享交通”在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设计的应用范畴 | 第73-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76-85页 |
5.1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76-80页 |
5.1.1 方案搭配多解化原则 | 第76-77页 |
5.1.2 技术交互人性化原则 | 第77-78页 |
5.1.3 交互体验多元化原则 | 第78-79页 |
5.1.4 平台触点模块化原则 | 第79页 |
5.1.5 资源数据可持续原则 | 第79-80页 |
5.2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法 | 第80-84页 |
5.2.1 建立服务蓝图 | 第80-81页 |
5.2.2 显化服务接触点 | 第81-82页 |
5.2.3 精简服务流程 | 第82-83页 |
5.2.4 创新模块化接触点 | 第83-8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6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设计实践 | 第85-99页 |
6.1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设计-分析与设想 | 第85-89页 |
6.1.1 上班族通勤换乘系统服务蓝图绘制 | 第85-88页 |
6.1.2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功能 | 第88-89页 |
6.2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设计-设计成果 | 第89-98页 |
6.2.1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信息架构设计 | 第89-90页 |
6.2.2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系统服务流程 | 第90-92页 |
6.2.3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系统原型展示 | 第92-97页 |
6.2.4 上班族通勤换乘交互服务系统设计评估 | 第97-9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99-100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7.2.1 研究限制与不足 | 第100-101页 |
7.2.2 研究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 | 第104-108页 |
附录B 深入访谈提纲 | 第108-109页 |
附录C 深入访谈记录 | 第109-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