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分析框架下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1.3.2 文章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1.4.1 文章的创新 | 第21页 |
1.4.2 文章的不足 | 第21-22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22-26页 |
2.1 财务分析理论 | 第22-23页 |
2.1.1 财务分析概念 | 第22页 |
2.1.2 传统财务分析方法及其局限性 | 第22-23页 |
2.2 哈佛分析框架理论 | 第23-25页 |
2.2.1 哈佛分析框架的概念 | 第23-24页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分析维度 | 第24-25页 |
2.3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美菱公司战略分析 | 第26-42页 |
3.1 公司概况 | 第26-27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6-27页 |
3.1.2 业务分析 | 第27页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第27-34页 |
3.2.1 基于PEST模型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28-33页 |
3.2.2 基于五力模型的行业环境分析 | 第33-34页 |
3.3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第34-38页 |
3.3.1 有形资源 | 第34-36页 |
3.3.2 无形资源 | 第36页 |
3.3.3 人力资源 | 第36-38页 |
3.4 企业战略分析 | 第38-42页 |
3.4.1 战略目标、经营方针分析 | 第38-39页 |
3.4.2 美菱公司战略选择分析 | 第39-42页 |
第4章 美菱公司会计分析 | 第42-48页 |
4.1 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识别 | 第42-43页 |
4.2 关键资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分析 | 第43-48页 |
4.2.1 应收账款 | 第43-44页 |
4.2.2 存货 | 第44-45页 |
4.2.3 固定资产 | 第45-48页 |
第5章 美菱公司财务分析 | 第48-64页 |
5.1 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5.1.1 企业数据选取 | 第48页 |
5.1.2 对比数据选取 | 第48-49页 |
5.2 各能力指标分析 | 第49-62页 |
5.2.1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 第49-52页 |
5.2.2 盈利能力分析 | 第52-55页 |
5.2.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55-59页 |
5.2.4 成长能力分析 | 第59-62页 |
5.3 财务分析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美菱公司前景分析 | 第64-74页 |
6.1 发展预测 | 第64-69页 |
6.1.1 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和成本费用的预测 | 第64-68页 |
6.1.2 风险预测 | 第68-69页 |
6.2 发展策略 | 第69-74页 |
6.2.1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主打差异化战略 | 第70-71页 |
6.2.2 利用区域优势和政策契机打造拳头产品 | 第71页 |
6.2.3 重视客户体验感大力发展互联网+ | 第71-72页 |
6.2.4 拓宽海外市场完善国际化战略 | 第72页 |
6.2.5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避免盲目发展 | 第72-74页 |
第7章 总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