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义务教育背景下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差距越来越大 | 第12-13页 |
1.1.2 乡村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 | 第21-23页 |
2.1.1 城乡区域的界定 | 第21页 |
2.1.2 体育资源 | 第21页 |
2.1.3 教育资源 | 第21-22页 |
2.1.4 体育教育资源 | 第22页 |
2.1.5 学校体育资源 | 第22-23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第23页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现状比较 | 第25-49页 |
3.1 体育教育资源比较的主要指标 | 第25-28页 |
3.1.1 体育师资队伍相关指标 | 第25-26页 |
3.1.2 体育经费资源相关指标 | 第26页 |
3.1.3 场地器材资源相关指标 | 第26-27页 |
3.1.4 体育课程资源相关指标 | 第27-28页 |
3.2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比较 | 第28-36页 |
3.2.1 体育教师基本情况现状 | 第28-31页 |
3.2.2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3.2.3 体育教师课时量与福利待遇现状 | 第33-36页 |
3.3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经费资源比较 | 第36-37页 |
3.3.1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经费生均占有量现状 | 第36页 |
3.3.2 体育经费满足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 第36-37页 |
3.4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场地器材资源比较 | 第37-40页 |
3.4.1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场地器材数量现状 | 第37-38页 |
3.4.2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器材更新现状 | 第38-39页 |
3.4.3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场地器材满足使用现状 | 第39-40页 |
3.5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比较 | 第40-49页 |
3.5.1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现状 | 第40-41页 |
3.5.2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现状 | 第41-44页 |
3.5.3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 第44-47页 |
3.5.4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比较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49-52页 |
4.1 政策法规因素 | 第49页 |
4.2 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因素 | 第49-50页 |
4.3 城乡社会经济因素 | 第50页 |
4.4 城乡体育观念的差异 | 第50-51页 |
4.5 城乡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株洲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对策 | 第52-55页 |
5.1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乡共同发展的理念 | 第52页 |
5.2 优化体育师资队伍,合理配备乡村中小学体育师资 | 第52-53页 |
5.3 完善制度监管,保障城乡学生体育教育的公平权益 | 第53页 |
5.4 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城乡学校体育设施均衡配置 | 第53页 |
5.5 整合资源,建立城乡学校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