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TiO_2光催化净化VOCs及光致亲水性的机理简介 | 第13-16页 |
1.2.1 光催化净化VOCs机理 | 第13-15页 |
1.2.2 光致亲水性机理 | 第15-16页 |
1.3 TiO_2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物理沉积法 | 第16-17页 |
1.3.2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7页 |
1.3.3 阳极氧化法 | 第17页 |
1.3.4 液相反应法 | 第17-18页 |
1.3.5 溶胶凝胶法 | 第18页 |
1.4 基片材料的选择 | 第18-19页 |
1.5 提高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方法 | 第19-21页 |
1.5.1 非金属元素掺杂 | 第19-20页 |
1.5.2 金属离子掺杂 | 第20页 |
1.5.3 贵金属沉积 | 第20-21页 |
1.5.4 半导体复合 | 第21页 |
1.5.5 缺陷调控 | 第21页 |
1.6 TiO_2薄膜的制备及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PVP改性溶胶凝胶法在钠钙硅玻璃上制备高活性TiO_2薄膜 | 第24-48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2.1 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2 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表征 | 第25-26页 |
2.2.3 TiO_2薄膜太阳光光催化活性的表征 | 第26-27页 |
2.2.4 TiO_2薄膜产生载流子性能的表征 | 第27页 |
2.2.5 TiO_2薄膜和基片结合性能的表征 | 第27页 |
2.2.6 TiO_2薄膜晶体结构和组成的表征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6页 |
2.3.1 TiO_2薄膜的截面形貌及厚度 | 第28-29页 |
2.3.2 PVP含量对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3 PVP含量对TiO_2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4 PVP含量对TiO_2薄膜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32-35页 |
2.3.5 PVP含量对TiO_2薄膜产生载流子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6 与常规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对比 | 第36-38页 |
2.3.7 TiO_2薄膜的光催化稳定性 | 第38-39页 |
2.3.8 TiO_2薄膜太阳光光催化性能和可见光透过率 | 第39-41页 |
2.3.9 PVP含量对TiO_2薄膜结晶度和晶粒尺寸的影响机理 | 第41-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Na离子对TiO_2薄膜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48-71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3.2.1 不同玻璃基片上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48-50页 |
3.2.2 PVP改性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薄膜 | 第50页 |
3.2.3 TiO_2粉末的制备 | 第50页 |
3.2.4 TiO_2薄膜和粉末光催化活性的表征 | 第50-51页 |
3.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第51页 |
3.2.6 TiO_2薄膜和粉末结构和组成的表征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9页 |
3.3.1 玻璃基片对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2 玻璃基片对TiO_2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3 玻璃基片对TiO_2薄膜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54-57页 |
3.3.4 玻璃基片对TiO_2薄膜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57-59页 |
3.3.5 Na离子对TiO_2粉末结晶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3.3.6 结晶度和Na离子含量对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2-68页 |
3.3.7 Ti-O-Na键对TiO_2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68-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四章 N掺杂TiO_2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 第71-84页 |
4.1 引言 | 第7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1-73页 |
4.2.1 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71页 |
4.2.2 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表征 | 第71-72页 |
4.2.3 TiO_2薄膜组成和结构的表征 | 第72-7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3页 |
4.3.1 TiO_2薄膜的截面形貌及厚度 | 第73页 |
4.3.2 N掺杂对TiO_2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73-75页 |
4.3.3 N掺杂对TiO_2薄膜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75-80页 |
4.3.4 N掺杂对TiO_2薄膜吸光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4.3.5 N掺杂TiO_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 第81-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表面氧空位对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84-105页 |
5.1 引言 | 第8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4-87页 |
5.2.1 TiO_2薄膜的制备 | 第84-85页 |
5.2.2 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表征 | 第85-86页 |
5.2.3 TiO_2薄膜及粉末结构和光电性能的表征 | 第86-8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7-104页 |
5.3.1 CaH_2处理温度对TiO_2薄膜的影响 | 第87-94页 |
5.3.1.1 处理温度对TiO_2薄膜和粉末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87-91页 |
5.3.1.2 处理温度对TiO_2薄膜吸光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91-93页 |
5.3.1.3 处理温度对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93-94页 |
5.3.2 CaH_2处理时间对TiO_2薄膜的影响 | 第94-104页 |
5.3.2.1 处理时间对TiO_2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94-95页 |
5.3.2.2 处理时间对TiO_2薄膜和粉末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95-99页 |
5.3.2.3 处理时间对TiO_2薄膜吸光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99-101页 |
5.3.2.4 处理时间对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5.3.2.5 TiO_2薄膜的光催化稳定性和太阳光光催化活性 | 第102-10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TiO_2薄膜光致亲水性能的对比研究 | 第105-111页 |
6.1 引言 | 第10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05-106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1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1-113页 |
7.1 结论 | 第111-112页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2页 |
7.3 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5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