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γ-PGA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10-11页 |
1.1.1 γ-PGA的结构 | 第10页 |
1.1.2 γ-PGA的理化性质 | 第10-11页 |
1.2 γ-PGA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1 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 第11页 |
1.2.2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第11页 |
1.2.3 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4 在化妆品与日化用品上的应用 | 第12页 |
1.2.5 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12页 |
1.3 γ-PGA的生产方法 | 第12-13页 |
1.3.1 提取法 | 第12页 |
1.3.2 化学合成法 | 第12-13页 |
1.3.3 酶转化法 | 第13页 |
1.3.4 微生物发酵法 | 第13页 |
1.4 γ-PGA的微生物发酵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4.1 γ-PGA生产菌株 | 第14-15页 |
1.4.2 γ-PGA生物合成基因及合成机制 | 第15-16页 |
1.4.3 γ-PGA发酵下游处理 | 第16-18页 |
1.5 培养基组分对γ-PGA发酵生产的影响 | 第18-19页 |
1.5.1 碳源对γ-PGA发酵生产的影响 | 第18页 |
1.5.2 氮源对γ-PGA发酵生产的影响 | 第18-19页 |
1.5.3 金属离子对γ-PGA发酵生产的影响 | 第19页 |
1.6 γ-PGA发酵生产的放大试验和发酵动力学 | 第19-20页 |
1.7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1.8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γ-聚谷氨酸初始培养基组分优化 | 第22-34页 |
2.1 前言 | 第2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2.3.1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2.3.2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页 |
2.3.3 Box-Behnken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2.3.4 验证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γ-聚谷氨酸发酵放大试验 | 第34-45页 |
3.1 前言 | 第3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3.3.1 初始培养基5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3.3.2 最优培养基5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3.3.3 初始培养基与最优培养基5L发酵罐放大试验对比与分析 | 第38-39页 |
3.3.4 500 L发酵罐放大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3.3.5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pH变化分析 | 第40-41页 |
3.3.6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菌体生物量变化分析 | 第41页 |
3.3.7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γ-PGA变化分析 | 第41-42页 |
3.3.8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谷氨酸钠变化分析 | 第42-43页 |
3.3.9 5 L及500L发酵罐放大过程中粘度变化分析 | 第43-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γ-聚谷氨酸实罐发酵动力学研究 | 第45-55页 |
4.1 前言 | 第4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4.3.1 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曲线拟合分析 | 第46-48页 |
4.3.2 γ-PGA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与曲线拟合分析 | 第48-49页 |
4.3.3 谷氨酸钠消耗动力学模型与曲线拟合分析 | 第49-51页 |
4.3.4 实验测量值与拟合值误差检验 | 第51-53页 |
4.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英文摘要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