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20-30页 |
2.1 传媒经济学理论 | 第20-22页 |
2.1.1 传媒经济学定义和特征 | 第20页 |
2.1.2 我国传媒两重性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2.2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第22-25页 |
2.2.1 战略管理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2 战略管理阶段 | 第23-25页 |
2.3 媒介融合理论 | 第25-30页 |
2.3.1 媒介形态融合 | 第25-26页 |
2.3.2 媒介融合的发展阶段 | 第26-27页 |
2.3.3 媒介融合的特点 | 第27-30页 |
第3章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现状分析 | 第30-39页 |
3.1 媒介融合对山东交通广播电台的影响分析 | 第30-36页 |
3.1.1 媒介融合改变山东交通广播电台的竞争格局 | 第30-32页 |
3.1.2 媒介融合引发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受众市场变化 | 第32-34页 |
3.1.3 多媒体分流对山东交通广播电台经营发展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4 媒介融合改变山东交通广播电台产业价值链 | 第35-36页 |
3.2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6-39页 |
3.2.1 受限于体制媒介融合缺乏创新活力 | 第36-37页 |
3.2.2 媒介融合面临互联网运营人才短缺 | 第37页 |
3.2.3 媒介融合中新技术成果未被广泛利用 | 第37-38页 |
3.2.4 媒介融合过程中缺少资本运作 | 第38-39页 |
第4章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制定 | 第39-68页 |
4.1 媒介融合发展战略原则 | 第39页 |
4.2 媒介融合发展战略定位 | 第39-40页 |
4.3 媒介融合发展战略目标 | 第40-41页 |
4.4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分析 | 第41-57页 |
4.4.1 媒介融合发展内部优势分析 | 第41-46页 |
4.4.2 媒介融合发展内部劣势分析 | 第46-48页 |
4.4.3 媒介融合发展外部机会分析 | 第48-53页 |
4.4.4 媒介融合发展外部威胁分析 | 第53-57页 |
4.5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综述 | 第57-62页 |
4.5.1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分析 | 第57页 |
4.5.2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模型 | 第57-62页 |
4.6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选择与实施 | 第62-68页 |
4.6.1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选择 | 第62-63页 |
4.6.2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战略实施 | 第63-68页 |
第5章 山东交通广播电台媒介融合发展保障措施 | 第68-72页 |
5.1 树立一体化观念,以融合为核心整合资源 | 第68-69页 |
5.2 立足媒介融合,再造内容生产机制和流程 | 第69-70页 |
5.3 创新盈利模式,实施媒介融合多元化发展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