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编组站的调度优化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项目背景 | 第10-11页 |
·企业铁路与国家铁路的对比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第13-17页 |
·国外铁路运输智能调度以及编组站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铁路运输智能调度以及编组站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2章 企业编组站作业流程分析及调度系统总体设计 | 第18-31页 |
·企业编组站运输作业概况 | 第18-20页 |
·企业编组站调度系统的特征分析 | 第20-24页 |
·调度控制论系统 | 第20-21页 |
·排队论模型简介 | 第21-22页 |
·编组站排队系统模型的构建 | 第22-24页 |
·阶段作业计划流程分析 | 第24-27页 |
·阶段计划的优化目标 | 第24页 |
·列车分组及编组模块 | 第24-25页 |
·到发线运用模块 | 第25-26页 |
·机车供应及周转模块 | 第26页 |
·进路优化和取送车优化模块 | 第26-27页 |
·各模块的综合集成 | 第27页 |
·企业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30页 |
·需求分析 | 第28页 |
·编组站信息系统模式 | 第28-29页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进路优化问题研究 | 第31-49页 |
·进路问题的提出 | 第31-32页 |
·进路的概念描述 | 第32-35页 |
·站场网络拓扑描述 | 第32-34页 |
·进路分布形式 | 第34-35页 |
·进路选择算法比较 | 第35-37页 |
·进路选择模型 | 第37-41页 |
·进路的动态描述 | 第37-38页 |
·进路表的生成 | 第38页 |
·进路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进路选择问题的算法处理 | 第41-43页 |
·粒子群算法简介 | 第41页 |
·算法步骤 | 第41-43页 |
·仿真实例 | 第43-48页 |
·站场及作业参数设置 | 第43-47页 |
·实验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取送车优化问题研究 | 第49-61页 |
·取送车问题的提出 | 第49-51页 |
·取送车的有关概念 | 第49页 |
·取送车问题的分类 | 第49-50页 |
·取送车作业条件的确定 | 第50-51页 |
·取送车算法的选择 | 第51-52页 |
·取送车模型与算法研究 | 第52-56页 |
·数学模型 | 第52-53页 |
·GACA算法中遗传算法的设计 | 第53-54页 |
·GACA算法中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的衔接 | 第54页 |
·GACA算法中蚁群算法的设计 | 第54-56页 |
·实例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