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高中《法治生活》教材分析及其启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10-23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20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一章 法治教育基本理论概述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一、法制与法治 | 第23-24页 |
二、法治教育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澳门法治公民培养目标 | 第25-28页 |
一、树立宪政意识 | 第25-26页 |
二、增强法治知识 | 第26页 |
三、自觉遵守法律 | 第26-27页 |
四、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法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 第28-32页 |
一、保障个人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 | 第28-29页 |
二、维持社会良好秩序的重要要求 | 第29-30页 |
三、促进国家法治理论发展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德育中增强法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与法治实践 | 第32-41页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理论 | 第32-35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 | 第32-33页 |
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 第33-34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内容体系 | 第34-35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要求 | 第35页 |
第二节 现代教育学的相关理论 | 第35-38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5-36页 |
二、理性为本道德教育理论 | 第36-37页 |
三、教育系统理论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法治澳门建设要求 | 第38-41页 |
一、“澳门法治”体系要求 | 第38-39页 |
二、澳门五大法典要求 | 第39页 |
三、法律常识教育要求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澳门《法治生活》教材分析 | 第41-62页 |
第一节 宏观综合分析 | 第41-46页 |
一、封面设计 | 第41-42页 |
二、编写理念 | 第42-43页 |
三、编写设计 | 第43-46页 |
四、设计思路 | 第46页 |
第二节 微观具体分析 | 第46-57页 |
一、“增强法治观念”单元分析 | 第47-50页 |
二、“预防违法犯罪”单元分析 | 第50-53页 |
三、“维护民事权利”单元分析 | 第53-55页 |
四、“依法就业经营”单元分析 | 第55-56页 |
五、“我与劳动关系法”综合探究分析 | 第56-57页 |
第三节 教材的主要特点 | 第57-62页 |
一、深入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 第58-59页 |
二、内容注重“公民意识”教育 | 第59-60页 |
三、法治教育情景化 | 第60页 |
四、重视法治相关概念理解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对内地法治教材编写的有益启示 | 第62-78页 |
第一节 提高教材地位:编制系统专门的法治主题教材 | 第62-63页 |
一、在质上,精选法治教育单元主题 | 第62-63页 |
二、在量上,设置独立的法治课本 | 第63页 |
第二节 重视价值取向:法治思维观点鲜明立场坚定 | 第63-66页 |
一、法治教材编写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 | 第63-64页 |
二、教材取向需注重认知与实践能力的统一 | 第64-65页 |
三、完善教材目标重视培养国际公民的意识 | 第65-66页 |
第三节 革新德育内容:法治教材内容要结构完整 | 第66-68页 |
一、依据国家法治公民培养目标修订教材内容 | 第66-67页 |
二、教育内容创新顺应互联网新时代发展需求 | 第67页 |
三、教材内容顺序安排符合法理逻辑结构要求 | 第67-68页 |
第四节 延伸教材空间:筑造课本法治教育情境 | 第68-72页 |
一、依据教材创设多元法治教育活动 | 第68-70页 |
二、精选辅助文本的内容追求相得益彰的效果 | 第70-71页 |
三、注重呈现预防犯罪教育培养学生知敬畏意识 | 第71-72页 |
第五节 精心设计编排:促进教材各结构平衡协调 | 第72-75页 |
一、注意教材编写设计层次清晰 | 第73页 |
二、选取法治色彩强的教材插图 | 第73-74页 |
三、构建法治生活导入知识模式 | 第74-75页 |
第六节 注重知识借鉴:提升优化法治教学效果 | 第75-78页 |
一、汲取不同学科教学特色和技巧 | 第75-76页 |
二、借鉴各国先进的法治教育理念与方法 | 第76页 |
三、发挥德育综合学科优势全方位育人 | 第76-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