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时报》的公益报道研究(2012—2016)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章 公益报道与《公益时报》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我国公益报道的兴起与发展 | 第22-29页 |
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概况 | 第22-24页 |
二、我国公益报道的兴起缘由 | 第24-27页 |
三、我国公益报道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公益时报》概述 | 第29-32页 |
一、《公益时报》的创刊背景 | 第29-30页 |
二、《公益时报》的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公益时报》的公益报道现状 | 第32-51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第32-35页 |
一、样本的选择 | 第32-34页 |
二、样本的类目说明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公益时报》公益报道的统计与分析 | 第35-51页 |
一、报道题材范围广,政策法规解读居多 | 第36-39页 |
二、报道体裁多样化,消息和深度报道为主 | 第39-42页 |
三、客观报道为主线,适当表达媒介态度 | 第42-43页 |
四、消息来源多元化,依托官方和公益组织 | 第43-46页 |
五、图片使用频率高,图文报道占主导 | 第46-48页 |
六、报道篇幅常规化,中长篇报道为主 | 第48-51页 |
第三章 《公益时报》的公益报道特色 | 第51-71页 |
第一节 公益报道呈现出科学的新闻策划 | 第51-56页 |
一、系列报道突出报道强势 | 第51-52页 |
二、组合报道凸显新闻主题 | 第52-54页 |
三、特定日报道力求策划出新 | 第54-56页 |
第二节 坚持客观真实的报道原则 | 第56-60页 |
一、事实与意见分开 | 第56-57页 |
二、交代多方消息来源 | 第57-59页 |
三、数据的客观运用 | 第59-60页 |
第三节 注重报道角度的新颖性和深度性 | 第60-64页 |
一、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 第60-61页 |
二、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 第61-63页 |
三、用讲故事方式写活公益新闻 | 第63-64页 |
第四节 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技巧 | 第64-71页 |
一、标题简洁直白 | 第65页 |
二、导语写作多样化 | 第65-67页 |
三、新闻结构灵活多变 | 第67-71页 |
第四章 《公益时报》公益报道的思考 | 第71-83页 |
第一节 《公益时报》公益报道的不足之处 | 第71-74页 |
一、批评报道乏力 | 第71-72页 |
二、公益报道失衡 | 第72-73页 |
三、与受众互动不足 | 第73-74页 |
第二节 《公益时报》公益报道的改进对策 | 第74-78页 |
一、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 第74-76页 |
二、平衡公益报道的分布比例 | 第76-77页 |
三、注重与受众间的双向互动 | 第77-78页 |
第三节 《公益时报》对媒体公益报道的启示 | 第78-83页 |
一、寻求跨界合作,扩大报道空间 | 第78-80页 |
二、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栏目 | 第80-81页 |
三、拓宽传播渠道,推行全媒体报道 | 第81-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附录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