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3页 |
1.1 荧光化学传感器 | 第10-17页 |
1.1.1 荧光化学传感器简介 | 第10页 |
1.1.2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识别机理 | 第10-13页 |
1.1.3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第13-17页 |
1.2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 | 第17-21页 |
1.2.1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简介 | 第17-18页 |
1.2.2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第18-21页 |
1.3 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 | 第21-25页 |
1.3.1 检测Zn~(2+)的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 | 第21-22页 |
1.3.2 检测Cd~(2+)的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 | 第22-24页 |
1.3.3 检测Hg~(2+)的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 | 第24-25页 |
1.4 用于检测S~(2-)的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 | 第25-26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第二章 检测Cu~(2+)和S~(2-)的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 | 第33-48页 |
2.1 前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34-3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2.3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1的合成 | 第35-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2.3.1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1对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 | 第36-37页 |
2.3.2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1与Cu~(2+)的结合实验 | 第37-39页 |
2.3.3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1与Cu~(2+)的结合常数测定 | 第39页 |
2.3.4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1与Cu~(2+)的理论模拟计算 | 第39-40页 |
2.3.5 Cu~(2+)检测限的测定 | 第40页 |
2.3.6 P1-Cu~(2+)体系对阴离子的荧光响应 | 第40-41页 |
2.3.7 S~(2-)荧光滴定研究 | 第41页 |
2.3.8 S~(2-)检测限的测定 | 第41-42页 |
2.3.9 不同pH下 P1对Cu~(2+)和S~(2-)的检测 | 第42-43页 |
2.3.10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1的循环效应研究 | 第43页 |
2.3.11 细胞毒性研究 | 第43-44页 |
2.3.12 细胞成像研究 | 第44页 |
2.3.13 斑马鱼成像研究 | 第44-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高灵敏特异性检测Cu~(2+)和S~(2-)的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及其生物成像 | 第48-63页 |
3.1 前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49-5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3.2.3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2 的合成 | 第50-51页 |
3.3 实验与结果讨论 | 第51-60页 |
3.3.1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2 对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 | 第51-52页 |
3.3.2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2与Cu~(2+)的结合比实验 | 第52-54页 |
3.3.3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2与Cu~(2+)的结合常数测定 | 第54页 |
3.3.4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2与Cu~(2+)的理论模拟计算 | 第54-55页 |
3.3.5 Cu~(2+)检测限的测定 | 第55页 |
3.3.6 P2-Cu~(2+)体系对阴离子的荧光响应 | 第55-56页 |
3.3.7 S~(2-)荧光滴定研究 | 第56页 |
3.3.8 S~(2-)检测限 | 第56-57页 |
3.3.9 不同pH下 P2对Cu~(2+)和S~(2-)的检测 | 第57页 |
3.3.10 传感器P1的循环效应研究 | 第57-58页 |
3.3.11 细胞毒性研究 | 第58页 |
3.3.12 细胞成像研究 | 第58-59页 |
3.3.13 斑马鱼成像研究 | 第59-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四章 识别Cu~(2+)和Cys的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及其细胞成像 | 第63-76页 |
4.1 前言 | 第63-6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64-6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5页 |
4.2.3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3 的合成 | 第65-66页 |
4.3 实验与结果讨论 | 第66-73页 |
4.3.1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3 对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 | 第66-67页 |
4.3.2 多肽生物传感器P3与Cu~(2+)的结合比实验 | 第67-68页 |
4.3.3 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P3与Cu~(2+)的结合常数测定 | 第68-69页 |
4.3.4 Cu~(2+)检测限的测定 | 第69页 |
4.3.5 P3-Cu~(2+)体系特异性检测Cys | 第69-70页 |
4.3.6 Cys荧光滴定研究 | 第70-71页 |
4.3.7 Cys检测限的测定 | 第71页 |
4.3.8 检测Cu~(2+)和Cys时不同pH的影响 | 第71-72页 |
4.3.9 细胞毒性研究 | 第72页 |
4.3.10 细胞成像研究 | 第72-73页 |
4.4 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