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魅力 | 第11-17页 |
1.1 古代诗词的自然美 | 第11-12页 |
1.2 古代诗词的语言美 | 第12页 |
1.3 古代诗词的意境美 | 第12-14页 |
1.4 古代诗词的真情美 | 第14-17页 |
1.4.1 深沉的爱国之情 | 第14-15页 |
1.4.2 浓烈的思乡之情 | 第15页 |
1.4.3 执着的男女之情 | 第15页 |
1.4.4 真挚的朋友之情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古代诗词对个人素养的熏陶 | 第17-19页 |
2.1 潜移默化中形成古诗修养 | 第17页 |
2.2 陶冶情操、造就性格 | 第17-18页 |
2.3 丰富语言元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古代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 第19-34页 |
3.1 光学知识 | 第19-25页 |
3.1.1 光的传播概述 | 第19-22页 |
3.1.2 光的反射 | 第22-24页 |
3.1.3 光的折射 | 第24-25页 |
3.2 声学 | 第25-28页 |
3.2.1 声的传播 | 第25-26页 |
3.2.2 声的能量 | 第26-27页 |
3.2.3 声的特征 | 第27-28页 |
3.3 力学 | 第28-29页 |
3.4 分子热运动 | 第29-31页 |
3.5 物态变化 | 第31-32页 |
3.6 参考物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从物理学角度欣赏古代诗词 | 第34-40页 |
第五章 古代诗词鉴赏与物理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 | 第40-44页 |
5.1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古代诗词 | 第40-41页 |
5.2 将物理知识和诗词有机结合在一起 | 第41-42页 |
5.3 通过习题将物理知识和古代诗词联系在一起 | 第42页 |
5.4 借助诗词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 第42-43页 |
5.5 借助古代诗词来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渗透诗词的物理课堂实例 | 第44-48页 |
6.1 光学复习课 | 第44-46页 |
6.2 关于《声音》的新授课 | 第46-48页 |
第七章 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国古代诗词的意义 | 第48-52页 |
7.1 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和应用好物理概念 | 第48-49页 |
7.2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49-50页 |
7.3 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 第50页 |
7.4 为物理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丰富了教学方式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期刊 | 第53-54页 |
著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