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稀土金属改性铈基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氧化甲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5页
        1.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概述及危害第11-12页
        1.1.2 VOCS净化方法第12-14页
        1.1.3 甲苯的物化性质及危害第14-15页
    1.2 .稀土金属催化氧化甲苯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1 铈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15-16页
        1.2.2 稀土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16-17页
        1.2.3 贵金属催化剂第17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17-20页
        1.3.1 立题依据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表征分析第20-30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0-21页
        2.1.1 实验试剂第20页
        2.1.2 实验气体第20页
        2.1.3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1-23页
        2.2.1 高比表面积Pt/Eu_2O_3-CeO_2材料的制备第21-22页
        2.2.2 多孔CuO-MO_x-CeO(M=Y,Eu,Ho,Sm)材料的制备第22-23页
    2.3 .实验表征方法第23-27页
        2.3.1 比表面积测试(BET)第23页
        2.3.2 X射线衍射测试(XRD)第23页
        2.3.3 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第23-24页
        2.3.4 X光电子能谱(XPS)第24页
        2.3.5 氢气程序升温脱附反应(H_2-TPR)第24-25页
        2.3.6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反应(O_2-TPD)第25页
        2.3.7 原位红外测试(insituDRIFTS)第25-26页
        2.3.8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第26页
        2.3.9 H_2-O_2滴定第26-27页
        2.3.10 拉曼光谱(Ramanaspectra)第27页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7-30页
        2.4.1 催化剂活性测试方法第27-28页
        2.4.2 催化剂稳定性和抗水性测试方法第28-30页
第三章 高比表面积PT/EU_2O_3-CEO_2上甲苯的低温催化氧化第30-44页
    3.1 .前言第30-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页
    3.3 .催化剂活性第31-34页
        3.3.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1-33页
        3.3.2 催化剂稳定性及抗水性研究第33-34页
    3.4 .催化剂表征分析第34-42页
        3.4.1 BET第34-35页
        3.4.2 SEM及TEM第35-37页
        3.4.3 XRD第37-38页
        3.4.4 H_2-TPR第38-39页
        3.4.5 insituDRIFTS第39-40页
        3.4.6 XPS第40-42页
    3.5 .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多孔CU-MO_X-CEO_2(M=Y,EU,HO,SM)上甲苯的低温催化氧化第44-61页
    4.1 .前言第44-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46页
    4.3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6-48页
        4.3.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6-47页
        4.3.2 催化剂稳定性研究第47-48页
    4.4 .催化剂表征分析第48-60页
        4.4.1 BET第48-49页
        4.4.2 SEM及TEM第49-52页
        4.4.3 XRD第52-53页
        4.4.4 H_2-TPR第53-54页
        4.4.5 Ramanaspectra第54-55页
        4.4.6 insituDRIFTS第55-57页
        4.4.7 O_2-TPD第57-58页
        4.4.8 XPS第58-60页
    4.5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页
    5.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绿假单胞菌DN1基因组学及荧蒽诱导下的转录组学研究
下一篇:湿沉降化学组成与大气污染源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