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第9-10页
    1.2 本文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二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理论分析第13-17页
    2.1 股东代表诉讼诉权基础第13-14页
    2.2 股东会诉权与股东诉权辨析第14-16页
    2.3 公司诉权与股东诉权辨析第16-17页
第三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7-27页
    3.1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立法现状第17页
    3.2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实证考察第17-22页
        3.2.1 该类案件具有普遍性第18页
        3.2.2 有限责任公司占多数第18-19页
        3.2.3 履行前置程序多样性第19-21页
        3.2.4 诉讼费用负担较沉重第21-22页
    3.3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司法中存在的问题第22-27页
        3.3.1 中小股东起诉门槛过高第22-24页
        3.3.2 诉讼前置程序设置不严谨第24-25页
        3.3.3 中小股东诉讼成本过大第25-27页
第四章 国外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相关规定第27-33页
    4.1 原告股东资格第27-28页
        4.1.1 美国第27页
        4.1.2 日本第27-28页
        4.1.3 德国第28页
    4.2 诉讼前置程序第28-30页
        4.2.1 美国第28-29页
        4.2.2 日本第29页
        4.2.3 英国第29-30页
    4.3 诉讼费用承担第30-33页
        4.3.1 美国第30页
        4.3.2 日本第30-31页
        4.3.3 英国第31-33页
第五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建议第33-39页
    5.1 原告股东资格的完善第33-35页
        5.1.1 明确股东资格第33页
        5.1.2 降低持股比例的要求第33-34页
        5.1.3 确立持股时间节点第34页
        5.1.4 引入原告股东主观方面审查第34-35页
    5.2 诉讼前置程序的完善第35-37页
        5.2.1 设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监事共同侵权时股东的救济途径第35页
        5.2.2 明确“情况紧急”的适用情形第35-36页
        5.2.3 完善他人侵权时前置请求的机关和顺序第36-37页
    5.3 诉讼成本和利益归属的完善第37-39页
        5.3.1 降低诉讼前期费用承担第37页
        5.3.2 明确合理费用的范围第37-38页
        5.3.3 明确补偿费用的获得方式第38页
        5.3.4 确立败诉股东支出费用的承担第38-39页
结语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7页
致谢第47-49页
作者简介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下一篇:刑事判决事实对民事案件审理的预决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