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钢论文--铸锭论文--连续铸钢、近终形铸造论文

氧化铁皮生成对二冷区连铸坯表面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连铸工艺概述第13-14页
    1.3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
    1.5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6-26页
    2.1 连铸坯凝固传热的理论分析第16-20页
        2.1.1 结晶器段的传热过程第17-18页
        2.1.2 二冷区的传热过程第18-20页
    2.2 氧化铁皮物相组成的特征第20-22页
        2.2.1 氧化铁皮的物相组成第20-21页
        2.2.2 氧化铁皮的物性参数第21-22页
    2.3 氧化铁皮的生成机理第22-26页
        2.3.1 金属氧化的基本理论第22-24页
        2.3.2 氧化铁皮的生成理论第24-26页
第3章 有氧化铁皮生成时二冷区铸坯表面有效换热系数的研究第26-42页
    3.1 有氧化铁皮生成时二冷区铸坯表面的传热模型第26-28页
        3.1.1 二冷区铸坯表面有氧化铁皮生成时的有效换热系数α_(eff)第26-27页
        3.1.2 二冷区铸坯表面有氧化铁皮生成时有效换热系数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3.2 氧化铁皮厚度随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氧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第28-32页
        3.2.1 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厚度的变化规律第28-30页
        3.2.2 铁素体不锈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厚度变化规律第30-32页
    3.3 二冷区铸坯表面氧化铁皮导热系数的确定第32-40页
        3.3.1 X射线定量分析工作原理第32-36页
        3.3.2 高铜钢铸坯表面氧化铁皮导热系数的确定第36-38页
        3.3.3 铁素体不锈钢氧化铁皮导热系数的确定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氧化铁皮生成对二冷区连铸坯表面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第42-60页
    4.1 铸坯表面温度数值模拟的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2-45页
        4.1.1 连铸坯凝固传热方程的建立第42-43页
        4.1.2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第43-45页
    4.2 连铸过程的相关热物性参数第45-47页
        4.2.1 固相线与液相线温度第45页
        4.2.2 比热与凝固潜热第45-46页
        4.2.3 密度第46-47页
    4.3 凝固传热计算方法及计算流程第47-48页
        4.3.1 数值计算方法简介第47页
        4.3.2 数值模拟流程第47-48页
    4.4 高铜钢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数值结果及讨论第48-53页
        4.4.1 高铜钢连铸工艺参数第48-49页
        4.4.2 高铜钢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数值模拟结果第49-53页
    4.5 铁素体不锈钢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数值模拟结果及讨论第53-58页
        4.5.1 铁素体不锈钢工艺参数第53-54页
        4.5.2 铁素体不锈钢二冷区铸坯表面温度数值模拟结果第54-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铸坯表面氧化铁皮厚度与二冷区连铸工艺参数定量关系的研究第60-64页
    5.1 铸坯拉速、二冷水量、气氛氧势及氧化铁皮生成活化能对氧化铁皮生成厚度的影响第60-62页
        5.1.1 考虑拉速及二冷水量对二冷区铸坯氧化铁皮生成厚度的影响第60-61页
        5.1.2 考虑气氛氧势及钢种(氧化铁皮生成活化能)对二冷区铸坯氧化铁皮生成厚度的影响第61-62页
    5.2 二冷区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厚度的定量表达式第62-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总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C5冷轧辊二次电渣重熔与碳化物超细化工艺开发
下一篇:26CrMoVTiB钢凝固特性的研究及连铸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