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1 UAV-WSN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1.3.2 分簇方法概述 | 第17页 |
1.3.3 针对UAV-WSN系统特点设计的WSN分簇路由方法 | 第17页 |
1.3.4 仿真分析 | 第17-18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UAV-WSN系统结构 | 第19-28页 |
2.1 UAV-WSN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9-21页 |
2.1.1 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 | 第19-20页 |
2.1.2 UAV-WSN网络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2.2 UAV-WSN系统的特点 | 第21-22页 |
2.3 UAV-WSN系统的定义 | 第22-27页 |
2.3.1 场景描述 | 第22页 |
2.3.2 WSN模型 | 第22页 |
2.3.3 传感器能量模型 | 第22-23页 |
2.3.4 Dubins路径模型 | 第23-25页 |
2.3.5 UAV飞行模型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分簇算法概述 | 第28-35页 |
3.1 基于随机选举的分簇协议 | 第28-30页 |
3.2 基于剩余能量的分簇协议 | 第30-32页 |
3.3 基于地理位置的分簇协议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UAV动态特性限制的WSN分簇路由算法 | 第35-47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问题描述 | 第35-37页 |
4.2.1 限制条件 | 第35-36页 |
4.2.2 目标函数 | 第36-37页 |
4.2.3 路径规划问题 | 第37页 |
4.3 簇的生成与簇头选择 | 第37-45页 |
4.3.1 簇的生成 | 第38-40页 |
4.3.2 簇头预选 | 第40-41页 |
4.3.3 UAV路径规划 | 第41-43页 |
4.3.4 簇头调整 | 第43-45页 |
4.4 算法性能分析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算法实现及结果分析 | 第47-67页 |
5.1 算法实现 | 第47-48页 |
5.1.1 工具介绍 | 第47页 |
5.1.2 场景设置 | 第47页 |
5.1.3 参数设置 | 第47-48页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66页 |
5.2.1 算法表现 | 第49-52页 |
5.2.2 算法性能 | 第52-54页 |
5.2.3 与LEACH算法的比较分析 | 第54-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