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基本理论概述 | 第14-21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 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 | 第14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的特征 | 第15-18页 |
(一) 整体性 | 第15-16页 |
(二) 动态平衡性 | 第16-17页 |
(三) 开放性 | 第17-18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的规律 | 第18-21页 |
(一) 限制因子定律 | 第18页 |
(二) 耐度定律 | 第18-19页 |
(三) 生态位原理 | 第19页 |
(四) “花盆效应”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问题分析及“生态化”解读 | 第21-27页 |
一、生态主体间的失衡 | 第21-22页 |
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 第22-23页 |
三、课堂环境缺乏开放性 | 第23-24页 |
四、课堂效率低,生成性资源缺失 | 第24-27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 第27-33页 |
一、师生联动,创设民主和谐的思想政治生态课堂 | 第27-28页 |
二、关注现实,创设情境体验的思想政治生态课堂 | 第28-29页 |
三、尊重差异,创设个性化的思想政治生态课堂 | 第29-31页 |
四、低碳高效,创设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生态课堂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