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EM-MWD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EM-MWD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2页 |
1.2.3 EM-MWD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1.2.4 积分方程矩量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 第14-15页 |
1.4 本文章节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积分方程的矩量法求解 | 第17-38页 |
2.1 有耗媒质中的体面混合积分方程 | 第17-21页 |
2.1.1 理想导电体的表面积分方程 | 第17-19页 |
2.1.2 非均匀介质的体积分方程 | 第19-20页 |
2.1.3 体面混合积分方程 | 第20-21页 |
2.2 矩量法的基本原理 | 第21-27页 |
2.2.1 矩量法简介 | 第21-22页 |
2.2.2 几何建模与基函数的选取 | 第22-25页 |
2.2.3 阻抗矩阵元素的计算 | 第25-27页 |
2.3 三角形与四面体上的数值积分 | 第27-30页 |
2.3.1 三角形上的数值积分 | 第28-29页 |
2.3.2 四面体上的数值积分 | 第29-30页 |
2.4 积分奇异性的处理 | 第30-35页 |
2.4.1 RWG基函数积分奇异性处理 | 第31-33页 |
2.4.2 SWG基函数积分奇异性处理 | 第33-35页 |
2.4.3 近奇异性的处理方法 | 第35页 |
2.5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与预条件技术 | 第38-47页 |
3.1 交叉近似算法 | 第38页 |
3.2 自适应交叉近似算法 | 第38-43页 |
3.2.1 ACA算法原理 | 第39-41页 |
3.2.2 多层形式下的ACA算法 | 第41-42页 |
3.2.3 莫顿编码方法 | 第42-43页 |
3.3 预条件技术 | 第43-45页 |
3.3.1 块对角(BD)预条件 | 第44页 |
3.3.2 稀疏近似逆(SAI)预条件 | 第44-45页 |
3.3.3 近场(NF)预条件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EM-MWD建模方法讨论 | 第47-57页 |
4.1 常用的EM-MWD数值建模方法 | 第48-49页 |
4.2 间隙电压激励的天线建模方法 | 第49-53页 |
4.2.1 磁流环(Magnetic Frill)馈电模型 | 第50-52页 |
4.2.2 有限宽度(Finite-Gap)电压源模型 | 第52页 |
4.2.3 Delta-Gap电压源模型 | 第52-53页 |
4.3 基于积分方程方法的EM-MWD数值模型 | 第53-54页 |
4.3.1 地面场强以及接收电压的计算 | 第53-54页 |
4.3.2 输入阻抗的计算 | 第54页 |
4.4 数值算例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对EM-MWD系统参数的数值分析 | 第57-67页 |
5.1 径向截断半径的选取 | 第57-59页 |
5.2 地层电导率的数值分析 | 第59-61页 |
5.2.1 背景介质电导率的数值分析 | 第59-61页 |
5.2.2 源区介质电导率的数值分析 | 第61页 |
5.3 钻杆尺寸的数值分析 | 第61-64页 |
5.3.1 长臂尺寸的数值分析 | 第62页 |
5.3.2 短臂尺寸的数值分析 | 第62-64页 |
5.3.3 间隙尺寸的数值分析 | 第64页 |
5.4 工作频率的数值分析 | 第64-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