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2.1 国际研究发展状况 | 第12页 |
1.2.2 我国研究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3 碳纤维相关技术分布及应用 | 第13-14页 |
1.3.1 碳纤维技术分布 | 第13-14页 |
1.3.2 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分布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数据检索与处理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全球碳纤维专利技术分析 | 第18-26页 |
2.1 全球专利发展状况及申请趋势 | 第18-19页 |
2.2 全球专利区域分析 | 第19-20页 |
2.3 全球专利技术分布分析 | 第20-23页 |
2.4 全球重要申请人分析 | 第23-26页 |
第三章 中国碳纤维专利技术分析 | 第26-36页 |
3.1 中国碳纤维专利申请趋势 | 第26-28页 |
3.2 中国碳纤维的专利技术分析 | 第28-31页 |
3.2.1 专利技术分类 | 第28-29页 |
3.2.2 专利技术构成分析 | 第29-31页 |
3.3 中国碳纤维区域分布分析 | 第31-32页 |
3.4 中国碳纤维主要申请人分析 | 第32-36页 |
第四章 全球碳纤维专利技术竞争态势分析 | 第36-44页 |
4.1 PAN基碳纤维技术专利分析 | 第36-39页 |
4.1.1 PAN基碳纤维发展现状 | 第37页 |
4.1.2 PAN基碳纤维专利申请领域分布 | 第37-39页 |
4.2 碳纤维重要申请人分析—东丽公司 | 第39-41页 |
4.2.1 东丽专利申请及布局 | 第39-40页 |
4.2.2 东丽产品专利技术分析 | 第40页 |
4.2.3 东丽公司对专利保护策略 | 第40-41页 |
4.3 小结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基于碳纤维专利计量的预警模型 | 第44-52页 |
5.1 专利预警的研究 | 第44-45页 |
5.2 专利预警模型 | 第45-48页 |
5.2.1 指标的选取 | 第45页 |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第45-48页 |
5.3 专利预警实证 | 第48-50页 |
5.4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2-58页 |
6.1 结论 | 第52-54页 |
6.1.1 全球及中国专利申请的特点 | 第52-53页 |
6.1.2 国外碳纤维技术优势 | 第53-54页 |
6.2 建议 | 第54-58页 |
6.2.1 加强专利预警机制建设,建立碳纤维产业联盟 | 第54页 |
6.2.2 把握碳纤维各技术发展趋势,避免研发重复风险 | 第54-56页 |
6.2.3 绕开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形成自己的专利优势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