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品出口美国对美制造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9-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理论来源及内容 | 第16-24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中美制造业贸易结构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16-19页 |
2.2.1 比较优势的差异促成现有贸易结构 | 第16-17页 |
2.2.2 双边贸易结构提供要素配置基础 | 第17-19页 |
2.3 对美国制造业创新消极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9-21页 |
2.3.1 中国工业品出口升级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 第19-20页 |
2.3.2 美国边际产业扩张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 第20-21页 |
2.4 对美国制造业创新积极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中国工业品影响美制造企业创新的现状及成因 | 第24-33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中美制造业贸易的基本构成 | 第24-25页 |
3.3 中国工业品影响美制造企业创新的表现 | 第25-30页 |
3.3.1 中国工业品出口对美企创新存在冲击效应 | 第25-26页 |
3.3.2 美国核心制造业并未受到冲击 | 第26-29页 |
3.3.3 中国工业品出口促进美企创新 | 第29-30页 |
3.4 中国工业品出口对美企创新影响的内外部因素 | 第30-32页 |
3.4.1 外因分析 | 第30-31页 |
3.4.2 内因分析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中国工业品对美制造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3-44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PVAR模型的优势 | 第33-34页 |
4.3 PVAR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 第34-37页 |
4.3.1 变量平稳性的检验和阶数的确定 | 第34-36页 |
4.3.2 变量的因果性检验 | 第36-37页 |
4.4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第37-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提升中国制造企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5.1 引言 | 第44页 |
5.2 发展核心技术 | 第44-45页 |
5.3 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 第45-46页 |
5.4 人才的重要性 | 第46-47页 |
5.5 保持开放的态度 | 第47-4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