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等离激元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55页
    1.1 多元生物分子检测第11-13页
    1.2 等离激元光子学第13-28页
        1.2.1 表面等离激元的简介第13-14页
        1.2.2 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方式第14-17页
        1.2.3 表面等离激元的应用第17-18页
        1.2.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第18-24页
        1.2.5 针尖增强拉曼散射(TERS)第24-27页
        1.2.6 壳隔离的纳米粒子增强的拉曼散射光谱(SHINERS)第27-28页
    1.3 光子晶体在SERS中的应用概述第28-37页
        1.3.1 基于一维光子晶体的SERS检测第29页
        1.3.2 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SERS检测第29-35页
        1.3.3 基于三维光子晶体的SERS检测第35-37页
    1.4 金核银壳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杂合理论概述第37-39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55页
第二章 基于金SERS纳米标签和光子晶体微球的双编码多元检测第55-72页
    2.1 引言第55-56页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6-57页
    2.3 实验内容第57-59页
        2.3.1 光子晶体编码微球的制备第57页
        2.3.2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第57-58页
        2.3.3 SERS纳米标签的制备第58页
        2.3.4 多元检测体系的评价第58-59页
        2.3.5 材料表征与SERS测试第5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59-68页
        2.4.1 SERS纳米标签第59-61页
        2.4.2 光子晶体微球与SERS纳米标签双编码检测体系的构建第61-63页
        2.4.3 多元检测体系的评价第63-68页
    2.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第三章 基于金核银壳SERS纳米标签和光子晶体微球的双编码多元检测第72-89页
    3.1 引言第72-73页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73-74页
    3.3 实验内容第74-77页
        3.3.1 光子晶体编码微球的制备第74页
        3.3.2 金核银壳纳米粒子的制备第74-75页
        3.3.3 SERS纳米标签的制备第75页
        3.3.4 多元检测体系的评价第75-76页
        3.3.5 材料表征与SERS测试第76页
        3.3.6 仿真计算第76-77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77-85页
        3.4.1 光子晶体微球的制备第77-78页
        3.4.2 SERS纳米标签的探讨第78-81页
        3.4.3 多元检测体系的评价第81-84页
        3.4.4 金核银壳纳米粒子与金纳米粒子的近场光学特性比较第84-85页
    3.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第四章 基于金核银壳SERS纳米标签和反蛋白石水凝胶光子晶体微球的多元检测第89-122页
    4.1 引言第89-90页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90-91页
    4.3 实验内容第91-95页
        4.3.1 反蛋白石结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光子晶体微球的制备第91-92页
        4.3.2 SERS纳米标签的制备第92页
        4.3.3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92页
        4.3.4 多元检测体系的评价第92-93页
        4.3.5 单个水凝胶光子晶体微球上的多元检测第93-94页
        4.3.6 材料表征与SERS测试第94页
        4.3.7 仿真计算第94-95页
        4.3.8 SERS纳米标签中金核银壳纳米粒子的优化与选择第9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95-115页
        4.4.1 反蛋白石结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光子晶体微球反射峰与激发光波长的选择第95-99页
        4.4.2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99-103页
        4.4.3 SERS纳米标签第103-104页
        4.4.4 多元检测体系的评价第104-107页
        4.4.5 单个反蛋白石水凝胶光子晶体微球上的多元检测探讨第107-111页
        4.4.6 近场光学特性分析第111-112页
        4.4.7 SERS纳米标签中金核银壳纳米粒子的优化与选择第112-115页
    4.5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22-124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22-123页
    本论文后续工作的展望第123-124页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附录第126-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番茄曲叶病毒致病因子C4与寄主因子NbSKη互作的研究
下一篇:油菜素内酯调控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