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9页 |
1 引言 | 第19-39页 |
1.1 根结线虫概述 | 第19-22页 |
1.1.1 根结线虫的生活史及在植物体内的侵染过程 | 第20-21页 |
1.1.2 根结线虫侵染对植物造成的危害 | 第21-22页 |
1.2 根结线虫防治方法 | 第22-25页 |
1.2.1 化学防治法 | 第23页 |
1.2.2 生物防治法 | 第23-24页 |
1.2.3 育种防治法 | 第24-25页 |
1.2.4 栽培防治法 | 第25页 |
1.3 植物激素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调控 | 第25-31页 |
1.3.1 水杨酸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1.3.2 茉莉酸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1.3.3 乙烯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28-29页 |
1.3.4 脱落酸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29-30页 |
1.3.5 生长素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30-31页 |
1.4 ROS和MAPKs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调控 | 第31-33页 |
1.4.1 活性氧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31-32页 |
1.4.2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32-33页 |
1.5 油菜素内酯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物胁迫响应的作用 | 第33-36页 |
1.5.1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 第34-35页 |
1.5.2 油菜素内酯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6-39页 |
2 BR参与植物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调控 | 第39-5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2.1.1 植物材料培养 | 第40-41页 |
2.1.2 处理实施 | 第41页 |
2.1.3 南方根结线虫培养与接种 | 第41-42页 |
2.1.4 入侵的根结线虫观察、根结染色及根结计数 | 第42-43页 |
2.1.5 光合速率测定 | 第43页 |
2.1.6 方差分析 | 第4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2.2.1 外源BR水平和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番茄光合能力的影响 | 第43-44页 |
2.2.2 外源BR水平和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番茄生物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2.2.3 外源BR水平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能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2.2.4 BR对其他作物中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2.3 讨论 | 第47-50页 |
2.3.1 BR对番茄中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调控具有浓度依赖性 | 第47-48页 |
2.3.2 BR通过提高植株光合能力增强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 第48-49页 |
2.3.3 BR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诱导有广谱适应性和田间应用价值 | 第49-50页 |
3 BR水平及信号转导对番茄中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影响 | 第50-6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3.1.1 植物材料的准备 | 第51-53页 |
3.1.2 总RNA提取和基因表达分析 | 第53-54页 |
3.1.3 处理实施 | 第54页 |
3.1.4 南方根结线虫培养与接种、根结计数、光合测定、方差分析 | 第54-5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1页 |
3.2.1 BR水平及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番茄光合能力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55-56页 |
3.2.2 BR水平及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番茄植株根结表型的影响 | 第56-57页 |
3.2.3 不同BR水平番茄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比较 | 第57-58页 |
3.2.4 BR信号转导对番茄中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影响 | 第58-61页 |
3.3 讨论 | 第61-64页 |
3.3.1 BR的生物学合成影响番茄植株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 | 第61-62页 |
3.3.2 BR信号转导基因在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中具有关键作用 | 第62-64页 |
4 ROS及MPKs在BR调控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中的作用 | 第64-7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4.1.2 实验材料的培养 | 第66-67页 |
4.1.3 处理实施、南方根结线虫培养与接种、根结计数、方差分析 | 第67页 |
4.1.4 DCF染色 | 第67页 |
4.1.5 H_2O_2亚细胞定位 | 第67页 |
4.1.6 鲁米诺法检测ROS | 第67-68页 |
4.1.7 H_2O_2含量测定 | 第68页 |
4.1.8 MPK1/2和MPK3活性分析 | 第68-6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9-76页 |
4.2.1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诱导活性氧爆发 | 第69-70页 |
4.2.2 ROS参与BR介导的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 第70-73页 |
4.2.3 RBOH1和WFI1基因沉默对BR介导的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4.2.4 MPKs参与BR介导的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 | 第74-76页 |
4.3 讨论 | 第76-79页 |
4.3.1 ROS参与BR介导的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 第76-77页 |
4.3.2 MPKs在BR介导的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中有关键作用 | 第77-79页 |
5 BR调控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过程中与传统激素间的互作 | 第79-9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81-82页 |
5.1.1 植物材料的获取与培养 | 第81页 |
5.1.2 激素测定 | 第81-82页 |
5.1.3 总RNA提取和基因表达分析 | 第82页 |
5.1.4 处理实施、南方根结线虫培养与接种、根结计数、方差分析 | 第82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82-86页 |
5.2.1 BR与其他激素互作调控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响应 | 第82-83页 |
5.2.2 BR影响番茄激素突变体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 第83-84页 |
5.2.3 病原抗性相关基因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响应 | 第84-86页 |
5.3 讨论 | 第86-90页 |
5.3.1 ABA可能负调控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 第86-87页 |
5.3.2 BR作为正调控因子直接参与番茄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 第87-90页 |
6 结论 | 第90-94页 |
附表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26页 |
作者简历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