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案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区域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5-17页 |
一、循环经济基本内涵 | 第15页 |
二、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区域循环经济理论 | 第17-18页 |
一、区域循环经济的概念 | 第17页 |
二、区域循环经济的价值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原则 | 第18-23页 |
一、“3R”原则 | 第18-20页 |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 第20-21页 |
三、统筹兼顾原则 | 第21页 |
四、区域生态安全原则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的法理学基础 | 第23-27页 |
一、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制理念 | 第23-25页 |
二、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价值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区域循环经济法制的法经济学基础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区域循环经济法制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制 | 第29-34页 |
一、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现状 | 第29-32页 |
二、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制对我国启示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法制 | 第34-37页 |
一、我国区域循环经济法制发展取得成就 | 第34-35页 |
二、我国区域循环经济法制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措施 | 第37-42页 |
第一节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 | 第37-39页 |
一、宪法层面的立法保障 | 第37页 |
二、基本法层面的立法保障 | 第37-38页 |
三、专项法层面的立法保障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 第39-42页 |
一、政府采购制度 | 第39-40页 |
二、公众参与制度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