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中第三人权益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9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9-10页
        1.3.1 研究方法第9页
        1.3.2 创新点第9-10页
2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及其第三人权益界定第10-17页
    2.1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第10-13页
        2.1.1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概念第10-11页
        2.1.2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特点第11-12页
        2.1.3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的价值第12页
        2.1.4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的适用条件第12-13页
    2.2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中的第三人权益第13-17页
        2.2.1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中的第三人第13-14页
        2.2.2 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中第三人的权益第14-17页
3 海外反垄断执法承诺中第三人保护制度及其启示第17-27页
    3.1 美国的相关法律制度第17-19页
        3.1.1 美国的“同意判决”和“同意令”第17页
        3.1.2 美国的绝对三倍损害赔偿制度第17-18页
        3.1.3 美国集体诉讼制度第18-19页
    3.2 日本的相关法律制度第19-20页
        3.2.1 日本的“同意审决”制度第19-20页
        3.2.2 日本的单倍损害赔偿原则第20页
        3.2.3 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第20页
    3.3 欧盟的相关法律制度第20-22页
        3.3.1 欧盟的“接受承诺”制度第20-21页
        3.3.2 欧盟的承诺咨询制度第21-22页
        3.3.3 欧盟竞争法罚款制度第22页
    3.4 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第22-23页
        3.4.1 我国台湾地区的附条件措施和行政和解制度第22-23页
        3.4.2 我国台湾地区的酌定三倍损害赔偿制度第23页
    3.5 域外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3-27页
        3.5.1 注重发挥损害赔偿制度的作用第24页
        3.5.2 重视集团诉讼的运用第24-25页
        3.5.3 关注第三人的参与程度第25-26页
        3.5.4 降低第三人权益受损的可能性第26-27页
4 我国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中第三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及不足第27-36页
    4.1 我国立法现状第27-32页
        4.1.1 反垄断法第27-29页
        4.1.2 司法解释第29-30页
        4.1.3 部门规章第30-32页
    4.2 我国执法现状第32-33页
        4.2.1 执法部门不统一第32页
        4.2.2 执法机关缺乏权力约束第32-33页
    4.3 我国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中第三人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6页
        4.3.1 缺乏第三人权益保护的规定第33页
        4.3.2 对承诺实施的监督不到位第33-35页
        4.3.3 第三人的补偿机制不完善第35-36页
5 完善我国反垄断执法承诺制度中第三人权益保护的建议第36-44页
    5.1 健全立法第36-37页
    5.2 完善第三人参与权第37-38页
        5.2.1 完善公示听证制度第37-38页
        5.2.2 引入第三人同意生效制度第38页
    5.3 赋予第三人救济权第38-42页
        5.3.1 建立第三人和解金救济制度第38页
        5.3.2 鼓励第三人实施私人诉讼第38-42页
    5.4 强化承诺制度监督机制第42-44页
6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影子银行融资风险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