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一种传感器优化布置的EI改进方法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结构健康监测综述第8页
    1.2 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8-15页
        1.2.1 研究意义第9页
        1.2.2 传感器优化布置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3 传感器优化布置评价准则第13-15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改进有效独立法第16-27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传感器优化布置中模态数目的选取第16-20页
        2.2.1 基于损伤灵敏度和振型的Fisher信息矩阵第16-19页
        2.2.2 模态数目选取的理论依据第19-20页
        2.2.3 模态数目选取的适用条件第20页
    2.3 改进有效独立法第20-26页
        2.3.1 有效独立-驱动点留数法(EI-DPR)第21页
        2.3.2 有效独立-平均驱动自由度速度法(EI-ADDOFV)第21-22页
        2.3.3 有效独立-平均加速度幅值法(EI-AAA)第22-23页
        2.3.4 有效独立-改进模态应变能法(EI-IMSE)第23-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数值仿真研究第27-49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平面桁架第27-38页
        3.2.1 模态分析第27-29页
        3.2.2 模态数目的选取第29-32页
        3.2.3 传感器优化布置第32-38页
    3.3 空间桁架第38-48页
        3.3.1 模态分析第38-40页
        3.3.2 模态数目的选取第40-43页
        3.3.3 传感器优化布置第43-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实验验证第49-71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实验模态分析原理第49-51页
        4.2.1 实验模态分析第49-50页
        4.2.2 模态参数估计第50-51页
    4.3 两端铰支矩形截面空心梁模态测试第51-69页
        4.3.1 实验概况第51-54页
        4.3.2 11 测点实验验证第54-61页
        4.3.3 31 测点实验验证第61-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化学腐蚀和熔融拉锥的大倏逝场保偏光纤传感器研究
下一篇:换热器管头加工机器人系统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