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错轴线接触齿轮传动原理 | 第17-27页 |
2.1 相错轴线接触齿轮传动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2.1.1 圆柱渐开螺旋面的形成 | 第17-18页 |
2.1.2 相错轴渐开螺旋面线接触传动 | 第18-19页 |
2.2 新型精密齿轮珩磨机床珩磨传动原理 | 第19-22页 |
2.3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原理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7页 |
第3章 新型精密齿轮珩磨机床 | 第27-49页 |
3.1 新型精密齿轮珩磨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 第27-33页 |
3.1.1 新型精密齿轮珩磨机床的传动原理 | 第27-28页 |
3.1.2 蜗杆砂轮和斜齿轮的参数设计 | 第28-32页 |
3.1.3 机床结构布局的确定 | 第32-33页 |
3.2 新型精密齿轮珩磨机床主要部件设计 | 第33-37页 |
3.2.1 机床的主轴系统设计 | 第33-36页 |
3.2.2 新型精密齿轮珩磨机床的三维建模 | 第36-37页 |
3.3 机床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第37-41页 |
3.3.1 蜗杆砂轮有限元分析 | 第37-39页 |
3.3.2 机床主轴的有限元分析 | 第39-40页 |
3.3.3 机床整机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41页 |
3.4 机床主要零件的加工 | 第41-47页 |
3.4.1 蜗杆砂轮的加工 | 第41-46页 |
3.4.2 机床床身的加工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 | 第49-73页 |
4.1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设计 | 第49-61页 |
4.1.1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基本参数 | 第49-50页 |
4.1.2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蜗轮几何参数 | 第50-54页 |
4.1.3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蜗杆几何参数 | 第54-56页 |
4.1.4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安装参数 | 第56-59页 |
4.1.5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设计计算方法 | 第59-61页 |
4.2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设计参数优化 | 第61-68页 |
4.2.1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参数计算软件 | 第61-62页 |
4.2.2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参数变化规律 | 第62-65页 |
4.2.3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的齿形优化方法 | 第65-68页 |
4.2.4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建模 | 第68页 |
4.3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的啮合效率 | 第68-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实验验证 | 第73-79页 |
5.1 新型精密齿轮珩磨机床珩磨试验 | 第73-76页 |
5.1.1 蜗杆砂轮初始状态调整 | 第73-74页 |
5.1.2 珩磨加工的进给方法 | 第74页 |
5.1.3 模拟珩磨加工试验 | 第74-76页 |
5.2 多头双导程线接触偏置蜗杆传动副传动仿真试验 | 第76-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