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燃料电池 | 第12-14页 |
1.2.1 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1.2.2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第14-15页 |
1.4 质子交换膜材料 | 第15-17页 |
1.5 质子交换膜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17-25页 |
1.5.1 磺化无规共聚物 | 第17-19页 |
1.5.2 磺化嵌段共聚物 | 第19-22页 |
1.5.3 磺化接枝共聚物 | 第22-23页 |
1.5.4 密集磺化聚合物 | 第23-25页 |
1.6 质子交换膜的传导机制 | 第25-26页 |
1.7 本篇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药品及测试条件 | 第27-33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7-28页 |
2.2 测试方法与所用仪器 | 第28-33页 |
第三章 带有八磺化微嵌段含氟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3-52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37页 |
3.2.1 4-羟基-4’-甲氧基四苯基甲烷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35页 |
3.2.2 双(4-(4-((4-甲氧基苯)二苯甲基)苯氧基)苯基)甲酮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36页 |
3.2.3 双(4-(4-((4-羟基苯)二苯甲基)苯氧基)苯基)甲酮(单体1)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37页 |
3.3 带有双四苯基甲烷结构单元含氟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39页 |
3.4 带有八磺化微嵌段含氟聚芳醚酮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39-42页 |
3.5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及质子化 | 第42页 |
3.6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性能研究 | 第42-51页 |
3.6.1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分析 | 第42-43页 |
3.6.2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热性能分析 | 第43-44页 |
3.6.3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吸水率与溶胀率分析 | 第44-46页 |
3.6.4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质子传导率分析 | 第46-48页 |
3.6.5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机械性能与抗氧化稳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3.6.6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49-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磺化四苯基甲烷聚芳醚质子交换膜材料微观形貌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第52-81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53-58页 |
4.2.1 4,4’-二苯亚甲基双酚单体(单体2)的合成与表征 | 第53-54页 |
4.2.2 双(4-(4-(4-氟苯甲酰基)苯氧基)苯基)二苯基甲烷的合成与表征 | 第54-55页 |
4.2.3 双(4-(4-(4-(4-((4-甲氧基)二苯甲基)苯氧基)苯甲酰基)苯氧基)苯基)二苯基甲烷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57页 |
4.2.4 双(4-(4-(4-(4-((4-羟基苯)二苯甲基)苯氧基)苯甲酰基)苯氧基)苯基)二苯基甲烷(单体3)的合成与表征 | 第57-58页 |
4.3 含有不同数量四苯基甲烷结构单元的聚芳醚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8-61页 |
4.4 含有不同链结构的磺化聚芳醚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1-65页 |
4.5 磺化聚合物质子薄膜的制备及质子化 | 第65页 |
4.6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性能研究 | 第65-79页 |
4.6.1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分析 | 第65-66页 |
4.6.2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热性能分析 | 第66-67页 |
4.6.3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67-69页 |
4.6.4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吸水率与溶胀率分析 | 第69-74页 |
4.6.5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质子传导率分析 | 第74-77页 |
4.6.6 磺化聚合物薄膜的机械性能与抗氧化稳定性分析 | 第77-78页 |
4.6.7 磺化聚合物薄膜单电池性能分析 | 第78-7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89页 |
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