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论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1-18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1-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6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三)研究意义第16-17页
        1.理论意义第16-17页
        2.实践意义第17页
    (四)研究方法第17-18页
        1.文献研究法第17页
        2.案例分析法第17-18页
一、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概述第18-26页
    (一)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涵义第18-21页
        1.体验第19-20页
        2.体验式教学第20页
        3.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第20-21页
    (二)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1.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第21-22页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第22页
        3.体验式学习理论第22-23页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23页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特征第23-26页
        1.主体性第23-24页
        2.生活性第24页
        3.生成性第24-25页
        4.启发性第25-26页
二、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6-30页
    (一)思想品德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第26-27页
        1.思想品德课实施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第26页
        2.思想品德课实施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第26-27页
        3.思想品德课实施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第27页
    (二)思想品德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第27-30页
        1.传统教学的弊端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发展空间第28页
        2.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条件第28页
        3.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质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本条件第28-30页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现状第30-36页
    (一)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取得的成就第30-33页
        1.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理论体系逐步完善第30-31页
        2.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模式逐步建立第31-32页
        3.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第32-33页
    (二)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1.注重课本知识,忽视学生生活实际第33页
        2.注重教师讲授,忽视学生自身体验第33-34页
        3.注重教学流程,忽视学生学习效果第34-35页
        4.注重知识获得,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第35-36页
四、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第36-43页
    (一)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形式第36-37页
        1.角色扮演体验第36页
        2.多媒体影像体验第36-37页
        3.现实生活化体验第37页
    (二)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情境创设第37-39页
        1.创设模拟角色扮演体验的情境第37-38页
        2.创设多媒体影像体验的情境第38-39页
        3.创设现实生活实例体验的情境第39页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开展第39-41页
        1.学生亲身体验第39-40页
        2.小组合作体验第40页
        3.师生互动体验第40-41页
    (四)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多元评价第41-43页
        1.学生自我评价第41页
        2.学生相互评价第41-42页
        3.教师评价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日中学德育学科课程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中学生“学业自我”镜像评价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