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及扩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颗粒流程序(PFC)数值模拟计算原理 | 第16-23页 |
2.1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16页 |
2.2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假定 | 第16-17页 |
2.3 颗粒流方法的接触本构模型 | 第17-20页 |
2.3.1 平行粘结模型本构关系 | 第17-18页 |
2.3.2 光滑节理模型的表征 | 第18-20页 |
2.4 颗粒流程序流固耦合的实现 | 第20-23页 |
2.4.1 流固耦合的基本假定 | 第20-21页 |
2.4.2 流量计算公式 | 第21页 |
2.4.3 压力方程及求解方法 | 第21-23页 |
第3章 基于PFC的水力压裂起裂模拟 | 第23-34页 |
3.1 页岩数值模拟力学参数的选取与设定 | 第23-24页 |
3.1.1 宏观力学参数 | 第23-24页 |
3.1.2 细观力学参数 | 第24页 |
3.2 页岩颗粒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3.3 地应力场的施加方式 | 第25-28页 |
3.4 地应力对水力压裂的影响 | 第28-31页 |
3.4.1 地应力分布情况对水力压裂起裂的影响 | 第28-30页 |
3.4.2 地应力差的大小对水力压裂起裂的影响 | 第30-31页 |
3.5 水压力加载速率对水力压裂起裂的影响 | 第31-34页 |
第4章 初始裂缝(二次压裂)对水力压裂的影响 | 第34-40页 |
4.1 初始裂缝长度对起裂压力的影响 | 第34-37页 |
4.1.1 PFC中初始裂缝的预设 | 第34页 |
4.1.2 初始裂缝长度与起裂压力的关系 | 第34-37页 |
4.2 初始裂缝对水力裂缝扩展方向的影响 | 第37-40页 |
第5章 室内水力压裂模拟试验 | 第40-52页 |
5.1 引言 | 第40-41页 |
5.2 地应力差模拟方式 | 第41页 |
5.3 实验参数 | 第41-43页 |
5.3.1 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 | 第41-42页 |
5.3.2 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 | 第42-43页 |
5.4 密封装置 | 第43-45页 |
5.5 试验过程 | 第45-46页 |
5.6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5.6.1 地应力分布情况对水力压裂起裂的影响 | 第46-47页 |
5.6.2 地应力差的大小对水力压裂起裂的影响 | 第47-48页 |
5.6.3 水压力加载速率对水力压裂起裂的影响 | 第48-5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2-54页 |
6.1 研究结果 | 第52页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52页 |
6.3 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