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高增益天线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7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第17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高增益天线基础研究第18-34页
    2.1 天线设计基础理论第18-23页
        2.1.1 麦克斯韦方程第18-19页
        2.1.2 辐射方向图第19-20页
        2.1.3 辐射功率和辐射电阻第20页
        2.1.4 天线的方向系数第20-22页
        2.1.5 天线的增益第22-23页
        2.1.6 天线的带宽第23页
        2.1.7 天线的极化第23页
    2.2 阵列法实现天线高增益分析第23-33页
        2.2.1 阵列天线法介绍第24页
        2.2.2 二元边射阵第24-25页
        2.2.3 二元端射阵第25-27页
        2.2.4 耦合振子的互阻抗第27-30页
        2.2.5 N元边射线阵第30-32页
        2.2.6 N元端射线阵第32-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双边印刷富兰克林天线设计第34-46页
    3.1 富兰克林天线原理第34页
    3.2 带馈电结构的单元天线介绍第34-45页
        3.2.1 T型馈电结构设计第35-37页
        3.2.2 单元天线设计第37-39页
        3.2.3 带馈电结构的一单元天线设计第39-40页
        3.2.4 带馈电结构的二单元天线设计第40-43页
        3.2.5 带馈电结构的四单元天线设计第43-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单边印刷蝶形富兰克林天线设计第46-57页
    4.1 蝶形单元天线设计第46-48页
    4.2 蝶形二单元天线设计第48-51页
    4.3 蝶形四单元天线设计第51-53页
    4.4 蝶形八单元天线设计第53-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7-58页
    5.1 全文总结第57页
    5.2 后期工作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QoS的Ad Hoc路由协议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RoF系统中基于外部调制技术的光载毫米波的产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