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天线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17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增益天线基础研究 | 第18-34页 |
2.1 天线设计基础理论 | 第18-23页 |
2.1.1 麦克斯韦方程 | 第18-19页 |
2.1.2 辐射方向图 | 第19-20页 |
2.1.3 辐射功率和辐射电阻 | 第20页 |
2.1.4 天线的方向系数 | 第20-22页 |
2.1.5 天线的增益 | 第22-23页 |
2.1.6 天线的带宽 | 第23页 |
2.1.7 天线的极化 | 第23页 |
2.2 阵列法实现天线高增益分析 | 第23-33页 |
2.2.1 阵列天线法介绍 | 第24页 |
2.2.2 二元边射阵 | 第24-25页 |
2.2.3 二元端射阵 | 第25-27页 |
2.2.4 耦合振子的互阻抗 | 第27-30页 |
2.2.5 N元边射线阵 | 第30-32页 |
2.2.6 N元端射线阵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双边印刷富兰克林天线设计 | 第34-46页 |
3.1 富兰克林天线原理 | 第34页 |
3.2 带馈电结构的单元天线介绍 | 第34-45页 |
3.2.1 T型馈电结构设计 | 第35-37页 |
3.2.2 单元天线设计 | 第37-39页 |
3.2.3 带馈电结构的一单元天线设计 | 第39-40页 |
3.2.4 带馈电结构的二单元天线设计 | 第40-43页 |
3.2.5 带馈电结构的四单元天线设计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单边印刷蝶形富兰克林天线设计 | 第46-57页 |
4.1 蝶形单元天线设计 | 第46-48页 |
4.2 蝶形二单元天线设计 | 第48-51页 |
4.3 蝶形四单元天线设计 | 第51-53页 |
4.4 蝶形八单元天线设计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5.2 后期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