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微信用户跨社群知识贡献行为动机研究--基于微信群信息转发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互联网发展逐步迈向web3.0第11-12页
        1.1.2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第12-13页
        1.1.3 微信成为获取资讯的有效途径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现实意义第14-15页
        1.2.2 理论意义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3.3 论文结构第16-17页
    1.4 创新点第17-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9页
    2.1 关于虚拟社群或社区的研究第19-22页
        2.1.1 用户使用行为研究第19-20页
        2.1.2 知识共享行为研究第20-21页
        2.1.3 知识共享对用户行为的影响研究第21-22页
    2.2 关于知识贡献的研究第22-25页
        2.2.1 知识贡献与知识共享的差异研究第22页
        2.2.2 知识贡献行为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第22-25页
    2.3 关于信息转发的研究第25-26页
    2.4 文献评述第26-27页
    2.5 现有与跨社群知识贡献行为相关的理论模型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动机影响模型理论分析及设计第29-46页
    3.1 微信的特点第29-30页
        3.1.1 精确地传播和获取信息第29页
        3.1.2 强化用户的“自媒体”特性第29页
        3.1.3 是“碎片化”生活场景的主要载体第29-30页
    3.2 跨社群知识贡献行为第30-32页
        3.2.1 跨社群知识贡献概念第30页
        3.2.2 跨社群知识贡献分类及研究范围第30-32页
    3.3 微信群成员知识与信息转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2页
    3.4 基于博弈论的行为动机理论分析第32-40页
        3.4.1 微信群成员之间的博弈分析第33-34页
        3.4.2 微信群成员与管理员之间的博弈分析第34-40页
        3.4.3 博弈分析结果总结第40页
    3.5 研究理论框架与假设提出第40-44页
        3.5.1 研究理论框架及假设模型第40-41页
        3.5.2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41-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实证模型构建与分析第46-68页
    4.1 变量定义、量表设计与回收情况第46-50页
        4.1.1 变量定义第46-47页
        4.1.2 量表设计第47-49页
        4.1.3 问卷回收情况第49-50页
    4.2 信度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第50-59页
        4.2.1 信度检验第50-51页
        4.2.2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51-57页
        4.2.3 假设模型及假设的修正第57-59页
    4.3 多元回归分析第59-67页
        4.3.1 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及检验标准第59-60页
        4.3.2 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60-64页
        4.3.3 研究假设和模型的修正第64-66页
        4.3.4 修正后研究模型的交互分析第66-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对策建议第68-73页
    5.1 研究结果第68-69页
        5.1.1 个人层面因素对转发行为动机的影响第68页
        5.1.2 社群层面因素对转发行为动机的影响第68-69页
        5.1.3 信息层面因素对转发行为动机的影响第69页
    5.2 对策建议第69-72页
        5.2.1 加强微信群与公众号相结合的模式第69-70页
        5.2.2 完善微信群内部的规章制度第70页
        5.2.3 提高公布信息的准确性和内含知识价值第70-71页
        5.2.4 推动用户群体信息素质的提高第71-72页
    5.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总结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附录第80-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表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移动保定公司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EVA的上市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金山软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