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4 研究理论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美国佩尔助学金政策在社区学院中的情况剖析 | 第17-31页 | 
| 2.1 美国佩尔助学金政策历史沿革 | 第17-21页 | 
| 2.1.1 美国佩尔助学金政策发展历史 | 第17-18页 | 
| 2.1.2 美国佩尔助学金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18-19页 | 
| 2.1.3 美国佩尔助学金政策在社区学院中的普及度 | 第19-21页 | 
| 2.2 美国佩尔助学金政策在社区学院中的现状分析 | 第21-26页 | 
| 2.2.1 美国佩尔助学金在社区学院中的运行情况 | 第21-24页 | 
| 2.2.2 美国佩尔助学金在社区学院中的运行情况分析 | 第24-26页 | 
| 2.3 美国佩尔助学政策发展趋势 | 第26-31页 | 
| 2.3.1 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责任承担变化 | 第26-27页 | 
| 2.3.2 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比例变化 | 第27-29页 | 
| 2.3.3 美国佩尔助学金政策资助范围变化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中国国家助学金政策在高职院校中的运行分析 | 第31-38页 | 
| 3.1 中国国家助学金政策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历史 | 第31-33页 | 
| 3.1.1 中国国家助学金政策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 | 第31-32页 | 
| 3.1.2 中国国家助学金政策在高职院校中的必要性 | 第32页 | 
| 3.1.3 中国国家助学金政策在高职院校中的的普及度 | 第32-33页 | 
| 3.2 中国国家助学金在高职院校中运行状况分析 | 第33-35页 | 
| 3.2.1 中国政府在助学金政策中的地位分析 | 第33-34页 | 
| 3.2.2 中国助学金在高职院校中的投入分析 | 第34-35页 | 
| 3.3  中国国家助学金现状-----以托普学院为例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助学金政策效果分析 | 第38-44页 | 
| 4.1 助学金政策制定效果 | 第38-40页 | 
| 4.1.1 各级高校执行同等资助 | 第38-39页 | 
| 4.1.2 资助金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39-40页 | 
| 4.2 助学金政策执行效果 | 第40-42页 | 
| 4.2.1 高校市场化影响 | 第40页 | 
| 4.2.2 贫困生认定效果 | 第40-41页 | 
| 4.2.3 政策执行中公平性 | 第41-42页 | 
| 4.3 助学金政策监督效果 | 第42-44页 | 
| 4.3.1 监督体系整体情况 | 第42页 | 
| 4.3.2 贫困生受助效果统计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美国佩尔助学金与中国国家助学金政策比较 | 第44-52页 | 
| 5.1 政策制定比较 | 第44-47页 | 
| 5.1.1 政策的制定方式比较 | 第44-45页 | 
| 5.1.2 政策的目的比较 | 第45-46页 | 
| 5.1.3 政策的预期比较 | 第46-47页 | 
| 5.2 政策执行比较 | 第47-49页 | 
| 5.2.1 政策的执行方式比较 | 第47-48页 | 
| 5.2.2 政策的监督比较 | 第48-49页 | 
| 5.3 政策实施效果比较 | 第49-52页 | 
| 5.3.1 政策普及度比较 | 第49-50页 | 
| 5.3.2 学生受益情况比较 | 第50-52页 | 
| 第六章 中国国家助学金改革政策建议 | 第52-59页 | 
| 6.1 提升政府在助学金政策中的职能 | 第52-53页 | 
| 6.1.1 中央政府在助学金政策中的职能 | 第52页 | 
| 6.1.2 地方政府在助学金政策中的职能 | 第52-53页 | 
| 6.2 多渠道筹措助学金投入 | 第53-56页 | 
| 6.2.1 助学金学校分担制度 | 第53-54页 | 
| 6.2.2 助学金慈善机构分担制度 | 第54-55页 | 
| 6.2.3 助学金企业分担制度 | 第55-56页 | 
| 6.3 完善助学金政策实施 | 第56-59页 | 
| 6.3.1 财政投入分类 | 第56页 | 
| 6.3.2 助学金接受群体细化 | 第56-57页 | 
| 6.3.3 助学金监督体制制定 | 第57-59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问题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