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3页 |
1.1 半导体激光器混沌研究的部分历程 | 第11-13页 |
1.2 半导体激光器混沌产生的典型方法 | 第13-24页 |
1.2.1 光反馈——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 第14-19页 |
1.2.2 光注入 | 第19-22页 |
1.2.3 两种方法比较 | 第22-24页 |
1.3 混沌激光的主要应用 | 第24-28页 |
1.3.1 混沌光保密通信 | 第24-25页 |
1.3.2 混沌光产生高速物理随机码 | 第25-27页 |
1.3.3 混沌激光雷达 | 第27-28页 |
1.4 混沌激光应用面临的问题 | 第28-30页 |
1.4.1 混沌激光雷达的局限 | 第28-29页 |
1.4.2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混沌的缺陷 | 第29-30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特征 | 第33-47页 |
2.1 速率方程模型 | 第33-34页 |
2.2 进入混沌的路径 | 第34-36页 |
2.3 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36-41页 |
2.3.1 理论与方法 | 第36-37页 |
2.3.2 外腔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37-41页 |
2.4 数值模拟 | 第41-45页 |
2.5 结论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宽带激光混沌的产生 | 第47-71页 |
3.1 光注入增强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振荡带宽 | 第47-57页 |
3.1.1 实验装置与带宽增强结果 | 第47-51页 |
3.1.2 带宽增强的路径与机理 | 第51-56页 |
3.1.3 结论与讨论 | 第56-57页 |
3.2 光纤环形振荡器产生频谱平坦的宽带激光混沌 | 第57-71页 |
3.2.1 实验装置 | 第57-58页 |
3.2.2 频谱平坦的26.5GHz宽带混沌的实验产生 | 第58-64页 |
3.2.3 理论分析 | 第64-68页 |
3.2.4 讨论与结论 | 第68-71页 |
第四章 无反馈时延特征的宽带混沌产生 | 第71-97页 |
4.0 引言 | 第71-72页 |
4.1 混沌激光延迟自干涉产生时延抑制的宽带混沌 | 第72-81页 |
4.1.1 实验装置与理论依据 | 第72-74页 |
4.1.2 频谱平坦与带宽增强 | 第74-77页 |
4.1.3 抑制时延特征和弛豫特征 | 第77-80页 |
4.1.4 改善幅值分布对称性 | 第80页 |
4.1.5 讨论与结论 | 第80-81页 |
4.2 混沌激光外差法产生物理白混沌 | 第81-97页 |
4.2.1 原理及数值验证 | 第82-85页 |
4.2.2 宽带白混沌的实验产生与时频分析 | 第85-91页 |
4.2.3 关联维度分析 | 第91-94页 |
4.2.4 参数影响 | 第94-96页 |
4.2.5 结论 | 第96-97页 |
第五章 混沌光时域反射仪 | 第97-131页 |
5.1 引言 | 第97-101页 |
5.2 混沌OTDR原理 | 第101-102页 |
5.3 固定波长混沌OTDR | 第102-109页 |
5.3.1 实验装置 | 第102-103页 |
5.3.2 混沌探测信号 | 第103-104页 |
5.3.3 测量结果 | 第104-107页 |
5.3.4 数值分析激光器混沌状态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5.4 波长调谐混沌OTDR | 第109-120页 |
5.4.1 实验装置及波长调谐混沌激光产生 | 第109-113页 |
5.4.2 测量结果 | 第113-116页 |
5.4.3 性能分析 | 第116-120页 |
5.5 混沌TDR | 第120-124页 |
5.6 Chaos OTDR样机 | 第124-128页 |
5.6.1 系统构成简介 | 第124-125页 |
5.6.2 混沌光源改进 | 第125-127页 |
5.6.3 测量实例 | 第127-128页 |
5.7 讨论与小结 | 第128-131页 |
第六章 高速实时物理随机码发生器 | 第131-143页 |
6.1 速率4.5Gb/s实时物理随机码发生器 | 第131-140页 |
6.1.1 引言 | 第131-132页 |
6.1.2 实验装置及样机 | 第132-133页 |
6.1.3 速率4.5Gb/s随机码的产生与分析 | 第133-139页 |
6.1.4 码率调节 | 第139-140页 |
6.2 混沌ECL的延迟自干涉信号产生随机码分析 | 第140-14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3-147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143-145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9页 |
致谢 | 第169-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71-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