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聚乙烯概述 | 第11-13页 |
1.1.1 低密度聚乙烯 | 第11-12页 |
1.1.2 高密度聚乙烯 | 第12页 |
1.1.3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第12页 |
1.1.4 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 | 第12页 |
1.1.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 第12页 |
1.1.6 极低密度聚乙烯 | 第12-13页 |
1.2 聚乙烯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1.2.1 第一阶段:自由基聚合 | 第13页 |
1.2.2 第二阶段:ZieglerNatta型催化剂 | 第13-14页 |
1.2.3 第三阶段:铬系催化剂(Phillips催化剂) | 第14页 |
1.2.4 第四阶段:茂金属催化剂 | 第14-16页 |
1.2.5 第五阶段: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第16页 |
1.3 ZIEQLER-NATTA催化剂 | 第16-20页 |
1.3.1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1.3.2 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 | 第19-20页 |
1.3.3 催化机理 | 第20页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2.1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1.1 催化剂合成 | 第21页 |
2.1.2 聚合试验 | 第21-22页 |
2.2 试验原料 | 第22-23页 |
2.3 分析表征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催化剂的合成与悬浮分散性研究 | 第25-31页 |
3.1 催化剂合成 | 第25页 |
3.2 催化剂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3.3 催化剂悬浮分散研究 | 第26-30页 |
3.3.1 连续取样过程中催化剂浆液中固体催化剂含量的变化 | 第26-27页 |
3.3.2 不同搅拌速度对催化悬浮状态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3 储存温度对催化剂悬浮状态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4 活化剂(三乙基铝)的加入量对催化剂悬浮状态的影响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聚合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41页 |
4.1 模试聚合试验研究 | 第31页 |
4.2 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1页 |
4.3 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1-33页 |
4.3.1 温度对聚合反应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4.3.2 温度对产品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32-33页 |
4.4 氢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3-34页 |
4.5 不同乙烯压力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4.6 铝钛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4.7 搅拌速度对聚合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6-37页 |
4.8 催化剂的加入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4.9 闪蒸罐压力对产品分子量的影响 | 第38页 |
4.10 共聚单体丁烯-1的加入量对产品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4.11 工艺对浆液固含量的影响 | 第39页 |
4.12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产品性能研究 | 第41-50页 |
5.1 丁烯-1含量分析 | 第41-42页 |
5.2 结晶度分析 | 第42-44页 |
5.3 热分级分析 | 第44-45页 |
5.4 结晶结构和织态结构 | 第45-47页 |
5.5 维卡软化点 | 第47页 |
5.6 挤出流变性能 | 第47-48页 |
5.7 力学性能 | 第48-49页 |
5.8 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 第49-50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
作者和导师倚介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