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复合储能装置的控制策略和各储能单元参数优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电动汽车电源技术概述第9-13页
        1.2.1 蓄电池第11页
        1.2.2 燃料电池第11页
        1.2.3 超级电容第11-12页
        1.2.4 超高速飞轮第12-13页
        1.2.5 复合储能第13页
    1.3 复合储能装置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复合储能装置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复合储能装置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5-16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2 储能装置的特性及建模第17-43页
    2.1 蓄电池的特性分析及建模第17-29页
        2.1.1 蓄电池的种类第17-19页
        2.1.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9-20页
        2.1.3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第20-23页
        2.1.4 锂离子电池的仿真模型第23-29页
    2.2 超级电容的特性分析及建模第29-34页
        2.2.1 超级电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29-31页
        2.2.2 超级电容的性能参数第31-34页
        2.2.3 超级电容的仿真模型第34页
    2.3 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性能比较第34-36页
    2.4 复合储能装置的结构分析第36-40页
        2.4.1 复合储能装置结构分析第36-37页
        2.4.2 DC/DC 变换器的分类和选取第37-38页
        2.4.3 DC/DC 变换器模型第38-40页
        2.4.4 复合储能装置的仿真模型第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3页
3 复合储能装置的工作模式和控制策略第43-61页
    3.1 复合储能装置的工作模式第43-45页
    3.2 复合储能装置的控制目标第45-46页
    3.3 复合储能装置的控制策略第46-49页
        3.3.1 速度约束控制策略第46-48页
        3.3.2 电流约束控制策略第48-49页
    3.4 基于速度约束控制和电流约束的模糊控制策略第49-56页
        3.4.1 模糊控制策略概述第49-51页
        3.4.2 复合储能装置模糊控制设计第51-56页
    3.5 锂电池给超级电容充电策略第56-57页
    3.6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第57-58页
    3.7 复合储能装置的控制逻辑第58-59页
    3.8 本章小结第59-61页
4 电机选型和复合储能参数的计算和优化第61-75页
    4.1 驱动电机的选型第61-62页
    4.2 驱动电机的参数匹配第62-66页
        4.2.1 电机功率确定第63-65页
        4.2.2 电机转速和转矩的确定第65-66页
    4.3 复合储能装置的参数的计算及优化第66-74页
        4.3.1 复合储能装置对整车性能影响的定性分析第66页
        4.3.2 复合储能装置对电动车动力性能影响的定量分析第66-68页
        4.3.3 复合储能装置对电动车续驶里程影响的定量分析第68-69页
        4.3.4 复合储能装置的优化第69-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5 循环工况仿真分析与结论第75-87页
    5.1 电动车加速性能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75-77页
    5.2 高速道路行驶状况下实验结果分析第77-81页
        5.2.1 动力性分析第78-81页
        5.2.2 经济性分析第81页
    5.3 城市道路行驶状况下实验结果分析第81-85页
        5.3.1 动力性分析第82-84页
        5.3.2 经济性分析第84-85页
    5.4 本章小结第85-87页
6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87-89页
    6.1 结论第87页
    6.2 研究展望第87-89页
致谢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附录第95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第95页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CVT速比匹配及控制
下一篇:云南现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分析及工程应用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