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壳聚糖/埃洛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1 绪论第12-23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有机-无机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概况第13-17页
        1.2.1 有机-无机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第13-15页
        1.2.2 有机-无机复合微球的应用第15-17页
    1.3 壳聚糖及埃洛石纳米管概述第17-19页
        1.3.1 壳聚糖的性质及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第17-18页
        1.3.2 埃洛石纳米管概述第18-19页
    1.4 壳聚糖及埃洛石纳米管在酶固定化中的研究概况第19-20页
    1.5 壳聚糖及埃洛石纳米管吸附性能的研究概况第20-21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1.6.1 研究背景第21页
        1.6.2 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壳聚糖/埃洛石纳米管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第23-30页
    2.1 前言第23页
    2.2 实验部分第23-26页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3-25页
        2.2.2 CTS/HNT 复合微球的制备第25页
        2.2.3 CTS/HNT 复合微球的制备机理第25-26页
        2.2.4 CTS/HNT 复合微球的表征第26页
    2.3 CTS/HNT 复合微球的表征第26-28页
        2.3.1 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第26-28页
        2.3.2 红外光谱分析第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 壳聚糖/埃洛石纳米管复合微球固定酶的研究第30-45页
    3.1 前言第30-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33页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1页
        3.2.2 漆酶活性的测定第31-32页
        3.2.3 CTS/HNT 复合微球固定漆酶的实验第32页
        3.2.4 2,4-二氯酚含量的测试方法第32-33页
    3.3 CTS/HNT 复合微球固定漆酶的研究第33-35页
        3.3.1 漆酶初始浓度对负载量的影响第33页
        3.3.2 固定时间对负载量的影响第33-34页
        3.3.3 固定化漆酶的荧光标记分析第34-35页
    3.4 CTS/HNT 复合微球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能第35-40页
        3.4.1 pH对稳定性的影响第35-36页
        3.4.2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第36-37页
        3.4.3 热稳定性第37-38页
        3.4.4 储藏稳定性第38-39页
        3.4.5 循环使用性第39-40页
    3.5 CTS/HNT 复合微球固定化漆酶处理 2,4-二氯酚的研究第40-43页
        3.5.1 pH 和温度的影响第40-41页
        3.5.2 固定化漆酶投加量的影响第41-42页
        3.5.3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壳聚糖/埃洛石纳米管复合多孔颗粒吸附甲基橙的研究第45-61页
    4.1 前言第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46页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5-46页
        4.2.2 CTS/HNT 复合颗粒对 MO 的静态吸附第46页
    4.3 F-CTS/HNT 与 V-CTS/HNT 复合颗粒的对比研究第46-51页
        4.3.1 数码照片对比第46-47页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第47-48页
        4.3.3 pH 对甲基橙吸附量的影响对比第48-49页
        4.3.4 不同初始浓度对甲基橙吸附量的影响对比第49-50页
        4.3.5 吸附时间对甲基橙吸附量的影响对比第50-51页
    4.4 CTS/HNT 复合颗粒对甲基橙的吸附规律研究第51-59页
        4.4.1 温度及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1-52页
        4.4.2 吸附等温模型第52-54页
        4.4.3 时间及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4-55页
        4.4.4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55-57页
        4.4.5 吸附热力学参数第57-58页
        4.4.6 循环再生实验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5 结论及展望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9-70页
    个人简历第69页
    学术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重金属铬、铅、镉形态分析的应用
下一篇:Ag@SiO2核壳纳米粒子增强荧光的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