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发展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发展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二章 BRT 站点概述 | 第17-29页 |
2.1 BRT 简介 | 第17-21页 |
2.1.1 BRT 定义 | 第17-18页 |
2.1.2 BRT 的优势 | 第18-20页 |
2.1.3 BRT 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2.2 BRT 站点的分类 | 第21-23页 |
2.2.1 根据站点功能分类 | 第21页 |
2.2.2 根据站点同交叉口相对位置分类 | 第21-22页 |
2.2.3 根据站点几何形状分类 | 第22页 |
2.2.4 根据站点(站台)布设位置分类 | 第22-23页 |
2.3 BRT 站点的组成 | 第23-26页 |
2.3.1 售检票设施 | 第23页 |
2.3.2 乘客信息设施 | 第23-24页 |
2.3.3 便利设施 | 第24-25页 |
2.3.4 安全设施 | 第25-26页 |
2.4 BRT 站点功能 | 第26页 |
2.5 BRT 站点对 BRT 系统运能的影响分析 | 第26-29页 |
第三章 BRT 站距优化 | 第29-55页 |
3.1 BRT 站距设置的相关规范与经验 | 第29-30页 |
3.2 BRT 站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3.3 已有模型回顾与思考 | 第31-36页 |
3.4 基于 BRT 两端步行时间的站点数优化模型 | 第36-50页 |
3.4.1 模型原理 | 第36-37页 |
3.4.2 假设条件 | 第37-38页 |
3.4.3 模型建立 | 第38-48页 |
3.4.4 算例 | 第48-50页 |
3.5 基于系统运输效率最大的站距优化模型思路 | 第50-55页 |
3.5.1 BRT 系统运输效率 | 第50页 |
3.5.2 假设条件 | 第50-51页 |
3.5.3 各站点上下车乘客数 | 第51-53页 |
3.5.4 车辆单程行驶时间 | 第53-54页 |
3.5.5 模型建立 | 第54-55页 |
第四章 BRT 站点布局(选址)优化 | 第55-71页 |
4.1 BRT 站点布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一般原则 | 第55-58页 |
4.1.1 土地利用和开发强度 | 第55-56页 |
4.1.2 乘客 | 第56页 |
4.1.3 道路交通条件 | 第56-58页 |
4.2 城市成熟开发区 BRT 站点布局 | 第58-65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58-64页 |
4.2.2 约束条件 | 第64-65页 |
4.2.3 模型评价 | 第65页 |
4.3 城市郊区和新拓展地区 BRT 站点布局 | 第65-71页 |
4.3.1 我国实施 TOD 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66-68页 |
4.3.2 TOD 模式下城市郊区和新拓展区站点功能分析 | 第68页 |
4.3.3 TOD 模式下城市郊区和新拓展区站点布局 | 第68-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