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堂学生失语现象研究--以宁津县第二中学文学课堂教学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研究课题概述 | 第10-17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文学课堂失语现象调查与原因分析 | 第17-35页 |
(一) 调查对象 | 第17-18页 |
(二) 调查实施与结果 | 第18-21页 |
(三) 文学课堂失语原因分析 | 第21-35页 |
三、消除学生失语现象的理论基础 | 第35-39页 |
(一) 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人性自由 | 第35-37页 |
(二) 认知心理学的本质:思维开放 | 第37-39页 |
四、解决学生失语现象的实践策略探索 | 第39-57页 |
(一) 民主:防止失语的家庭氛围 | 第39-41页 |
(二) 超越:消除失语的教师素养 | 第41-44页 |
(三) 科学:拒绝失语的教材设计 | 第44-47页 |
(四) 开放:远离失语的课堂教学 | 第47-54页 |
(五) 和谐:解决失语的文化氛围 | 第54-57页 |
五、防“失语”于未然:运用发展性教育评价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注释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