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预应力引起悬浇混凝土箱梁损伤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规范规定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混凝土箱梁损伤分析与检测方法研究 | 第15-23页 |
2.1 混凝土箱梁损伤分析方法 | 第15-19页 |
2.1.1 杆系计算软件简介 | 第15-16页 |
2.1.2 精细化计算软件简介 | 第16-19页 |
2.1.3 研究路线 | 第19页 |
2.2 混凝土箱梁损伤检测方法 | 第19-22页 |
2.2.1 检测手段 | 第19页 |
2.2.2 检测设备 | 第19页 |
2.2.3 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2.2.4 检测过程 | 第20-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箱梁腹板损伤及防治措施研究 | 第23-51页 |
3.1 纵向预应力引起腹板混凝土损伤案例调查 | 第23-26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23页 |
3.1.2 事故描述 | 第23-25页 |
3.1.3 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3.2 腹板损伤结果与有限元分析 | 第26-44页 |
3.2.1 计算分析及后续处理 | 第26-33页 |
3.2.2 设计变更及计算 | 第33-37页 |
3.3.3 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第37-44页 |
3.3 腹板损伤防治措施研究 | 第44-47页 |
3.3.1 腹板裂缝原因分析 | 第44-45页 |
3.3.2 防治措施 | 第45-47页 |
3.3.3 已施工桥梁的参数验证 | 第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51页 |
第四章 箱梁底板损伤及防治措施研究 | 第51-71页 |
4.1 纵向预应力引起箱梁底板损伤案例调查 | 第51-56页 |
4.1.1 工程概况 | 第51-52页 |
4.1.2 事故过程 | 第52-54页 |
4.1.3 原因分析 | 第54-56页 |
4.2 底板损伤有限元分析 | 第56-61页 |
4.2.1 原杆系程序计算结果 | 第56-57页 |
4.2.2 精细化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4.2.3 底板应力状态 | 第58-60页 |
4.2.4 变更设计计算 | 第60-61页 |
4.3 底板损伤防治措施研究 | 第61-70页 |
4.3.1 管道偏差 | 第61-64页 |
4.3.2 防崩钢筋设计 | 第64-65页 |
4.3.3 分阶段张拉合龙束影响分析 | 第65-67页 |
4.3.4 已施工桥梁的参数验证 | 第67-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研究成果应用 | 第71-85页 |
5.1 富阳东吴大桥概况 | 第71-72页 |
5.2 设计参数 | 第72-79页 |
5.3 腹板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79-81页 |
5.3.1 腹板计算分析 | 第79-80页 |
5.3.2 腹板现场测试 | 第80-81页 |
5.4 底板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第81-84页 |
5.4.1 底板计算分析 | 第81-82页 |
5.4.2 底板现场测试 | 第82-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研究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