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结构 | 第16-18页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20-26页 |
2.1 理论假说 | 第20-21页 |
2.1.1 有效监督假说 | 第20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2.1.3 价格压力假说 | 第20-21页 |
2.1.4 支持与侵占假说 | 第21页 |
2.2 新三板市场现状与特征 | 第21-24页 |
2.2.1 新三板市场规模分析 | 第21-22页 |
2.2.2 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分析 | 第22-23页 |
2.2.3 新三板市场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2.3 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现状与特征 | 第24-26页 |
2.3.1 新三板定向增发的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2.3.2 新三板定向增发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6-33页 |
3.1 确定事件日及事件窗口 | 第26-27页 |
3.1.1 定向增发事件日的简述 | 第26页 |
3.1.2 定向增发事件日的选择 | 第26-27页 |
3.1.3 定向增发事件窗口的选择 | 第2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7-29页 |
3.3 研究变量的选取 | 第29-31页 |
3.3.1 短期公告效应 | 第29-30页 |
3.3.2 长期财富效应 | 第30-31页 |
3.4 样本数据 | 第31-33页 |
3.4.1 数据选取 | 第31页 |
3.4.2 样本筛选 | 第31-33页 |
第4章 新三板定向增发短期公告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3-47页 |
4.1 短期全样本均值检验 | 第33-40页 |
4.1.1 短期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33-36页 |
4.1.2 短期全样本均值检验 | 第36-40页 |
4.2 短期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0-46页 |
4.2.1 短期两样本描述性统计及t检验 | 第40-45页 |
4.2.2 短期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新三板定向增发长期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47-57页 |
5.1 长期全样本均值检验 | 第47-51页 |
5.1.1 长期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7-49页 |
5.1.2 长期全样本均值检验 | 第49-51页 |
5.2 长期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51-56页 |
5.2.1 长期两样本描述性统计及t检验 | 第51-54页 |
5.2.2 长期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54-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新三板定向增发长短期效应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57-66页 |
6.1 指标选择 | 第57-58页 |
6.2 模型设计 | 第58-59页 |
6.3 回归结果 | 第59-65页 |
6.3.1 短期公告效应回归分析 | 第59-61页 |
6.3.2 长期财富效应回归分析 | 第61-63页 |
6.3.3 短期公告效应与长期财富效应回归分析 | 第63-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 | 第66-68页 |
7.1 关于新三板定向增发短期公告效应的结论 | 第66页 |
7.2 关于新三板定向增发长期财富效应的结论 | 第66-67页 |
7.3 关于新三板定向增发长短期效应影响因素的结论 | 第67-68页 |
第8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68-71页 |
8.1 对策建议 | 第68-70页 |
8.1.1 投资者 | 第68页 |
8.1.2 融资者 | 第68-69页 |
8.1.3 监管者 | 第69-70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