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背景及目的 | 第10页 |
(二) 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调查与分析 | 第10-16页 |
1.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卷调查 | 第11-13页 |
2. 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3-16页 |
二、 愉快教学概述 | 第16-22页 |
(一) 愉快教学的历史渊源 | 第16-17页 |
1. 我国愉快教学思想 | 第16页 |
2. 西方愉快教学思想 | 第16-17页 |
(二) 愉快教学内涵 | 第17-18页 |
(三) 愉快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1. 哲学基础 | 第18页 |
2. 心理学基础 | 第18-19页 |
3. 教育学基础 | 第19页 |
4. 生理基础 | 第19-20页 |
5. 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三、 思想政治课愉快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 第22-26页 |
(一) 主体性原则 | 第22页 |
(二) 兴趣性原则 | 第22-23页 |
(三) 激励性原则 | 第23页 |
(四) 全面育人原则 | 第23页 |
(五) 求实性原则 | 第23-24页 |
(六) 创造性原则 | 第24-26页 |
四、 思想政治课实施愉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 第26-30页 |
(一) 在思政课教学中树立的基本理念 | 第26-27页 |
1. 树立平等理念 | 第26页 |
2. 树立尊重的理念 | 第26-27页 |
3. 树立合作理念 | 第27页 |
(二) 在课程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 | 第27-29页 |
1.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起点 | 第27-28页 |
2. 教学准备的案例要贴近学生实际 | 第28页 |
3. 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 | 第28-29页 |
(三) 提高教师素质 | 第29-30页 |
五、 思想政治课愉快教学法的应用案例 | 第30-40页 |
六、 思想政治课愉快教学法的应用反思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