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从“双百”人物看当代中国的榜样教育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导论第10-16页
 一、 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一) 理论意义第11页
  (二) 实践意义第11-12页
 三、 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一章 “双百”人物与榜样教育第16-26页
 一、 “双百”人物第16-18页
  (一) “双百”人物评选的缘起第16页
  (二) “双百”人物评选的标准和过程第16-18页
 二、 榜样教育第18-26页
  (一) 关于概念的探讨第18-21页
  (二) 关于榜样教育形式和特点的探讨第21-26页
第二章 从“双百”人物看当代榜样教育的历史发展第26-30页
 一、 发展初期第26页
 二、 鼎盛时期第26-27页
 三、 畸形时期第27页
 四、 重建时期第27-28页
 五、 繁荣时期第28-30页
第三章 从“双百”人物看当代榜样教育的现实问题及困境分析第30-36页
 一、 当前榜样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第30-31页
  (一) 强调社会性,忽视个体性第30页
  (二) 强调宣传性,忽视学习性第30页
  (三) 强调超越性,忽视现实性第30-31页
  (四) 强调精神性,忽视实践性第31页
 二、 榜样教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第31-36页
  (一) 榜样教育的形式化与榜样学习虚假化第31-32页
  (二) 榜样来源的精英化与榜样形象高大化第32-33页
  (三) 榜样价值的一元化与榜样群体边缘化第33-36页
第四章 从“双百”人物看当代榜样教育的建构第36-44页
 一、 从“双百”人物看榜样教育的建构原则第36-38页
  (一) 坚持真、善、美的感性呈现原则第36-37页
  (二) 坚持时、空、行的理性存在原则第37-38页
 二、 从“双百”人物看榜样教育的建构方法第38-41页
  (一) 正面的媒体宣传法与侧面的渗透教育法相结合第38-39页
  (二) 主体的人格感召法与客体的自我教育法相结合第39-40页
  (三) 榜样偶像化与偶像榜样化相结合第40-41页
 三、 从“双百”人物看榜样教育的伦理观思考第41-44页
  (一) 人性的丰富性第41-42页
  (二) 精神的创造性第42页
  (三) 人与人之间实际关系的理解第42页
  (四) 幸福感的获得第42-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下一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