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1 水利工程移民淹没区范围测度方法综述 | 第15-16页 |
2.1.1 水动力学方法 | 第15页 |
2.1.2 空间填充方法 | 第15-16页 |
2.2 水利工程移民淹没损失分类与评估方法综述 | 第16-20页 |
2.2.1 淹没损失分类 | 第16-18页 |
2.2.2 淹没损失评估方法 | 第18-20页 |
2.3 水利工程移民淹没损失评估系统综述 | 第20页 |
2.4 研究评述 | 第20-22页 |
3 水利工程移民淹没区范围测度模型构建 | 第22-31页 |
3.1 淹没区范围测度模型构建思路 | 第22-24页 |
3.2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淹没区范围测度模型 | 第24-28页 |
3.2.1 水体区水体体积的计算 | 第25-26页 |
3.2.2 渗透区吸收的水体体积计算 | 第26-27页 |
3.2.3 淹没高程对应的渗透区截面求取 | 第27-28页 |
3.3 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户的确定方法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4 水利工程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淹没损失评估方法 | 第31-51页 |
4.1 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淹没损失评估范畴 | 第31-32页 |
4.2 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淹没有形损失评估方法 | 第32-37页 |
4.2.1 土地损失评估方法 | 第32-35页 |
4.2.2 房屋损失评估方法 | 第35-36页 |
4.2.3 附属建筑物损失评估 | 第36-37页 |
4.2.4 零星树木损失评估方法 | 第37页 |
4.3 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淹没无形损失评估方法 | 第37-49页 |
4.3.1 无形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第38页 |
4.3.2 无形损失影响因素的辨识 | 第38-41页 |
4.3.3 无形损失评估指标的量化 | 第41-42页 |
4.3.4 无形损失评估指标的复选 | 第42-45页 |
4.3.5 无形损失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45-49页 |
4.4 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总体淹没损失评估方法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水利工程移民淹没损失评估系统建设方案 | 第51-61页 |
5.1 系统建设目标 | 第51页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1-53页 |
5.3 系统核心功能建设方案 | 第53-59页 |
5.3.1 面向损失评估的数据集成功能建设方案 | 第53-56页 |
5.3.2 淹没区范围测度的互操作功能建设方案 | 第56页 |
5.3.3 无形损失评估的Matlab环境接入方案 | 第56-57页 |
5.3.4 损失评估结果的可视化功能建设方案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6 水利工程移民淹没损失评估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 第61-73页 |
6.1 三河口水库移民概况 | 第61页 |
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61页 |
6.2.1 数据来源 | 第61页 |
6.2.2 数据处理 | 第61页 |
6.3 三河口水库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淹没损失评估 | 第61-71页 |
6.3.1 三河口水库淹没区范围测算 | 第62-63页 |
6.3.2 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淹没有形损失评估 | 第63-66页 |
6.3.3 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淹没无形损失评估 | 第66-69页 |
6.3.4 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总体淹没损失评估 | 第69-70页 |
6.3.5 不同淹没区范围内移民淹没损失评估 | 第70-7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总结 | 第73页 |
7.2 创新点 | 第73-74页 |
7.3 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附录1 水利工程移民淹没无形损失调查问卷 | 第83-87页 |
附录2 淹没无形损失模型MATLAB源代码 | 第87-89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