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1 文献法 | 第15页 |
1.3.2 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1.4 创新点 | 第15页 |
1.5 研究的难点及对策 | 第15-17页 |
1.5.1 研究的难点 | 第15-16页 |
1.5.2 难点对策 | 第16-17页 |
第2章 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的产生和剖析 | 第17-25页 |
2.1 道德的概述 | 第17-18页 |
2.1.1 道德的概念及其本质 | 第17-18页 |
2.1.2 道德的特征 | 第18页 |
2.2 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的形成及类型 | 第18-21页 |
2.2.1 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的形成 | 第18-20页 |
2.2.2 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的类型 | 第20页 |
2.2.3 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2.3 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与心理学的联系 | 第21-23页 |
2.3.1 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与管理心理学中四种气质类型的相关性 | 第21-22页 |
2.3.2 企业管理者道德问题与人格心理学中九型人格类型的相关性 | 第22-23页 |
2.4 企业管理者道判断的评价标准 | 第23-25页 |
2.4.1 道德判断的概念 | 第23页 |
2.4.2 道德判断评价标准 | 第23-25页 |
第3章 企业管理者道德判断的管理心理学解析 | 第25-34页 |
3.1 基于管理心理学视角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判断 | 第25-27页 |
3.1.1 管理心理学中四种气质类型概述 | 第25-26页 |
3.1.2 管理心理学四种气质类型与管理者道德判断的相关图解 | 第26-27页 |
3.2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企业管理者道德判断及案例分析 | 第27-34页 |
3.2.1 毒胶囊事件中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分析 | 第28-29页 |
3.2.2 三鹿毒奶粉事件中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分析 | 第29-31页 |
3.2.3 温跑跑事件中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分析 | 第31-34页 |
第4章 企业管理者道德判断的人格心理学解析 | 第34-42页 |
4.1 基于人格心理学视角的企业管理者道德判断 | 第34-37页 |
4.1.1 人格心理学中九型人格学说概述 | 第34-35页 |
4.1.2 企业管理者道德判断与九型人格的相关图解 | 第35-37页 |
4.2 企业管理者基于人格心里学角度的道德判断及案例分析 | 第37-42页 |
4.2.1 安然公司破产事件中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分析 | 第37-38页 |
4.2.2 腾讯QQ与奇虎360大战事件中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分析 | 第38-39页 |
4.2.3 冠生园陈馅儿事件中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分析 | 第39-42页 |
第5章 企业管理者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 | 第42-50页 |
5.1 基于心理学角度的企业管理者道德判断能力的培育 | 第42-43页 |
5.1.1 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自我道德剖析意识 | 第42页 |
5.1.2 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自我道德规范意识 | 第42-43页 |
5.1.3 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自我道德判断意识 | 第43页 |
5.2 基于心理学角度的企业管理者道德判断体系的完善 | 第43-45页 |
5.2.1 将企业管理者的自我道德判断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 第43-44页 |
5.2.2 将企业管理者的自我道德判断与员工命运相结合 | 第44页 |
5.2.3 将企业管理者的自我道德判断与企业存亡相结合 | 第44-45页 |
5.3 基于心理学角度的企业管理者道德行为监督机制的建立 | 第45-47页 |
5.3.1 企业管理者应以道德标准为镜 | 第45-46页 |
5.3.2 企业管理者应以自身提高为先 | 第46页 |
5.3.3 企业管理者应以同行成败为鉴 | 第46-47页 |
5.4 基于心理学角度的企业管理者道德判断与行为修正 | 第47-50页 |
5.4.1 短期培训协助道德行为判断 | 第47页 |
5.4.2 系列讲座协助道德行为修正 | 第47-48页 |
5.4.3 外部咨询介入协助内部诊断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