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高产纤维素酶黑曲霉ANSTJ01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性状探究

符号说明第5-10页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1 前言第15-23页
    1.1 黑曲霉第15-16页
        1.1.1 黑曲霉简介第15页
        1.1.2 黑曲霉产生的酶类和有机酸第15-16页
        1.1.3 黑曲霉产物的应用第16页
    1.2 纤维素酶第16-21页
        1.2.1 纤维素酶概述第16-17页
        1.2.2 纤维素酶组成第17页
        1.2.3 纤维素酶作用机理第17-19页
        1.2.4 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第19页
        1.2.5 纤维素酶的生产第19-20页
        1.2.6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20-21页
        1.2.7 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表达第21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1-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6页
    2.1 材料第23-24页
        2.1.1 菌株第23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2.1.3 主要试剂第23页
        2.1.4 培养基及其配制第23-24页
    2.2 方法第24-36页
        2.2.1 菌株的分离和鉴定第24-26页
        2.2.2 ANSTJ01和2485生长特性研究第26-28页
        2.2.3 ANSTJ01菌株产酶特性研究第28-30页
        2.2.4 纤维素酶表达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测定第30-33页
        2.2.5 纤维素内切酶、纤维素外切酶的酶学特性研究第33-34页
        2.2.6 eglA和cbhA氨基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第34页
        2.2.7 黑曲霉ANSTJ01固体发酵条件优化第34-36页
3 结果和分析第36-54页
    3.1 分离菌株的鉴定第36-38页
        3.1.1 分离株的形态学观察第36页
        3.1.2 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6-38页
    3.2 ANSTJ01菌株形态学研究第38-40页
        3.2.1 ANSTJ01菌株菌落形态观察第38-39页
        3.2.2 ANSTJ01菌株液体培养形态观察第39-40页
    3.3 ANSTJ01菌株生长特性研究第40-42页
    3.4 ANSTJ01菌株产酶特性研究第42-43页
        3.4.1 绘制标准曲线第42页
        3.4.2 ANSTJ01菌株多种酶活性研究第42-43页
    3.5 纤维素酶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第43-44页
    3.6 纤维素内切酶、纤维素外切酶的酶特性研究第44-46页
    3.7 eglA、cbhA氨基酸序列分析第46-48页
    3.8 ANSTJ01菌株固体发酵条件优化第48-54页
        3.8.1 麦麸与麦杆粉配比第48页
        3.8.2 培养基含水量第48-49页
        3.8.3 培养基添加物第49-50页
        3.8.4 培养温度第50-51页
        3.8.5 培养时间第51-52页
        3.8.6 培养初始pH第52-54页
4 讨论第54-59页
    4.1 曲霉菌形态在种属鉴定上的意义第54-55页
    4.2 纤维素酶的构成与功能第55-56页
    4.3 调控纤维素酶表达的因子第56-59页
5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附录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EXO70B家族蛋白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长链非编码RNA调控高温胁迫响应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