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框架以及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非常态事件对于高速公路路网交通运行状态的影响研究 | 第18-30页 |
2.1 高速公路路网交通运行状态含义界定 | 第18-19页 |
2.2 高速公路交通特性分析 | 第19-26页 |
2.2.1 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 第19-23页 |
2.2.2 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特性分析 | 第23-25页 |
2.2.3 高速公路道路特性分析 | 第25-26页 |
2.3 非常态事件对于高速公路路网交通运行状态影响分析 | 第26-29页 |
2.3.1 非常态事件对高速路网交通特性影响分析 | 第26-28页 |
2.3.2 非常态事件对于高速路网运行状态整体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非常态事件下高速公路路网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0-46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非常态事件下用户主体需求分析 | 第30-33页 |
3.2.1 交通管理与控制部门 | 第31-33页 |
3.2.2 道路使用者 | 第33页 |
3.3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3.4 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34-35页 |
3.5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5-41页 |
3.5.1 基础交通参数分析 | 第36-39页 |
3.5.2 交通参数可得性分析 | 第39-41页 |
3.6 评价标准体系建立 | 第41页 |
3.7 评价指标的量化 | 第41-45页 |
3.7.1 道路交通饱和度 | 第42-43页 |
3.7.2 路段平均行程速度 | 第43页 |
3.7.3 占有率 | 第43-44页 |
3.7.4 路段平均行程延误 | 第44-4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非常态下高速路网交通运行状态评价 | 第46-64页 |
4.1 概述 | 第46页 |
4.2 路网运行现状评价 | 第46-50页 |
4.2.1 指标预处理 | 第46-47页 |
4.2.2 运行评价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4.2.3 评价步骤 | 第48-50页 |
4.3 运行状态的趋势判定 | 第50-58页 |
4.3.1 原理说明 | 第51页 |
4.3.2 权重设计 | 第51-53页 |
4.3.3 构建评价标准集合 | 第53页 |
4.3.4 构建录属度函数 | 第53-57页 |
4.3.5 评价结果有效性检验 | 第57-58页 |
4.4 仿真验证 | 第58-63页 |
4.4.1 高速路网交通运行现状仿真评价 | 第61-62页 |
4.4.2 高速路网交通运行趋势仿真评价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4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
2.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