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第11-12页 |
1.3 牵引供电系统 | 第12-13页 |
1.3.1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 | 第12页 |
1.3.2 SCADA系统 | 第12-13页 |
1.4 高速铁路电力调度系统 | 第13-14页 |
1.4.1 高速铁路电力调度系统功能 | 第13-14页 |
1.4.2 电力调度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信息 | 第14页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6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高铁电力调度仿真培训系统 | 第17-24页 |
2.1 高速铁路电力调度仿真培训系统简介 | 第17-19页 |
2.1.1 基本构成 | 第17-19页 |
2.2 高速铁路电力调度仿真培训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2.2.1 硬件结构 | 第19页 |
2.2.2 软件结构 | 第19-20页 |
2.3 子系统分析 | 第20-23页 |
2.3.1 教员系统 | 第20-22页 |
2.3.2 学员系统 | 第22页 |
2.3.3 服务器系统 | 第22-23页 |
2.4 牵引供电系统模块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第3章 供电子系统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 第24-48页 |
3.1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 第24-28页 |
3.1.1 牵引供电系统结构 | 第24页 |
3.1.2 高速铁路供电电源 | 第24-25页 |
3.1.3 我国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接线方式 | 第25-26页 |
3.1.4 AT供电方式 | 第26页 |
3.1.5 牵引变电所换相连接 | 第26-27页 |
3.1.6 分区所 | 第27-28页 |
3.2 牵引供电元件数学模型 | 第28-41页 |
3.2.1 多导体传输线模型 | 第28-32页 |
3.2.2 多导体传输线链式网络模型 | 第32-33页 |
3.2.3 牵引变电所及AT所等值电路 | 第33-39页 |
3.2.4 牵引负荷模型 | 第39-41页 |
3.3 牵引供电非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3.3.1 供电线路故障模型 | 第42-43页 |
3.3.2 越区供电模型 | 第43页 |
3.4 牵引供电网络潮流计算 | 第43-48页 |
3.4.1 变电所内采用纯单项接线形式牵引变压器的牵引网络潮流计算 | 第43-45页 |
3.4.2 变电所内采用V/x接线形式牵引变压器的牵引网络潮流计算 | 第45-48页 |
第4章 供电仿真模块仿真实现 | 第48-62页 |
4.1 MATLAB与VS2005的混合编程以及MATLAB Engine接口调用 | 第48-49页 |
4.1.1 MATLAB与VS2005的混合编程 | 第48页 |
4.1.2 MATLAB Engine接口调用 | 第48-49页 |
4.2 MATLAB环境设置 | 第49-50页 |
4.3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0-52页 |
4.3.1 供电设施参数 | 第50-52页 |
4.3.2 行车信息 | 第52页 |
4.4 牵引供电服务器仿真实现 | 第52-56页 |
4.4.1 牵引供电系统服务器平台 | 第52-53页 |
4.4.2 Matlab Engine类数据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4.4.3 Matlab牵引供电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56页 |
4.5 仿真结果 | 第56-61页 |
4.6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