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导言第9-12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10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第2章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概况第12-18页
    2.1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概况第12-14页
        2.1.1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及工作内容第12-13页
        2.1.2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发展困境第13-14页
    2.2 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概况第14-18页
        2.2.1 企业社会工作的含义及工作方法第14-16页
        2.2.2 企业社会工作在中国民营企业中的发展现状第16-18页
第3章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社会工作的辩证关系第18-23页
    3.1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社会工作的相通性第18-20页
        3.1.1 工作价值理念的相通性第18-19页
        3.1.2 工作服务对象的相通性第19页
        3.1.3 工作目标的相通性第19-20页
    3.2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社会工作的不同点第20-23页
        3.2.1 工作所属范畴不同第20页
        3.2.2 工作重点内容不同第20-21页
        3.2.3 工作实施主体不同第21页
        3.2.4 工作基本方法不同第21-23页
第4章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原因及时代价值第23-32页
    4.1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陷入困境的原因第23-25页
        4.1.1 民营企业主观意识上不重视第23-24页
        4.1.2 民营企业客观上功利思想的影响第24页
        4.1.3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第24-25页
        4.1.4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完善第25页
    4.2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缺失可能带来的后果第25-28页
        4.2.1 影响民营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第25-26页
        4.2.2 影响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第26页
        4.2.3 影响健康的企业文化的形成第26-27页
        4.2.4 影响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第27页
        4.2.5 影响我党对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调控第27-28页
    4.3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分析第28-30页
        4.3.1 符合服务对象发展的需要第28-29页
        4.3.2 符合民营企业制度发展的需要第29页
        4.3.3 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第29-30页
    4.4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价值第30-32页
        4.4.1 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第30页
        4.4.2 有助于丰富民营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第30页
        4.4.3 有助于实现民营企业、企业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赢”第30-31页
        4.4.4 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第31-32页
第5章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第32-39页
    5.1 引入企业社会工作先进的价值理念第32-34页
        5.1.1 引入“助人自助”理念,促进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转变第32-33页
        5.1.2 引入“平等尊重”理念,促进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转变第33页
        5.1.3 引入“案主自决”理念,促进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转变第33-34页
    5.2 引入企业社会工作先进的工作方法第34-37页
        5.2.1 引入个案工作方法,注重民营企业内部员工个性化问题的解决第34-35页
        5.2.2 引入小组工作方法,注重民营企业内部员工共性问题的解决第35-36页
        5.2.3 引入社区工作方法,注重民营企业内部员工社会化问题的解决第36-37页
    5.3 引入企业社会工作先进的工作机制第37-39页
        5.3.1 建立健全的员工选聘制度第37页
        5.3.2 建立完善的工作培训制度第37-38页
        5.3.3 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第38-3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力资本对越南谅山省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跨界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