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车道级公交优先控制区域生成与最佳检测位置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5页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精准公交信号优先检测系统 | 第17-21页 |
2.1 精准公交信号优先检测系统框架 | 第18-20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北斗车道级高精度定位 | 第21-32页 |
3.1 虚拟网格伪距差分定位 | 第21-24页 |
3.1.1 基准站伪距改正数 | 第22页 |
3.1.2 虚拟参考站伪距观测值 | 第22-24页 |
3.1.3 用户位置信息 | 第24页 |
3.2 惯性导航定位 | 第24-25页 |
3.3 实验验证 | 第25-27页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3.4.1 开阔地带定位精度分析 | 第27-28页 |
3.4.2 半遮挡地带定位精度分析 | 第28-29页 |
3.4.3 全遮挡地带定位精度分析 | 第29页 |
3.4.4 城市峡谷地带定位精度分析 | 第29-30页 |
3.4.5 城市环岛地带定位精度分析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区域获取方法 | 第32-45页 |
4.1 立体建模与计算 | 第33-34页 |
4.2 几何校正原理 | 第34-38页 |
4.2.1 校正方程的建立 | 第34-36页 |
4.2.2 灰度值重采样 | 第36-38页 |
4.3 实验验证 | 第38-39页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4.5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区域集 | 第42-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规则 | 第45-52页 |
5.1 公交优先控制方法 | 第45-46页 |
5.2 公交信号优先规则 | 第46-49页 |
5.2.1 晚点条件 | 第46-47页 |
5.2.2 载客率条件 | 第47页 |
5.2.3 效用条件 | 第47-49页 |
5.3 公交信号优先权重计算 | 第49-50页 |
5.4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流程 | 第50-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区域最佳检测位置仿真实验 | 第52-65页 |
6.1 基础数据准备 | 第52页 |
6.2 仿真实验设计 | 第52-56页 |
6.2.1 交叉口设计及交通流量 | 第52-53页 |
6.2.2 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 | 第53-54页 |
6.2.3 仿真路网建立 | 第54-56页 |
6.3 VISVAP信号控制实现 | 第56-57页 |
6.4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6.4.1 评价指标--行程时间 | 第57-61页 |
6.4.2 评价指标--停车次数 | 第61-62页 |
6.4.3 评价指标--延误 | 第62-64页 |
6.5 实验结果总结 | 第6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65-66页 |
7.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取得的成果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