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海底光缆的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1.1.2 水下光网络的相关研究和现状 | 第11-13页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Dijkstra算法与波长及路由分配算法 | 第16-26页 |
2.1 Dijkstra算法 | 第16-18页 |
2.1.1 最短路问题的应用和发展 | 第16页 |
2.1.2 最短路算法描述 | 第16页 |
2.1.3 Dijkstra算法介绍 | 第16-18页 |
2.2 波长及路由分配问题 | 第18-25页 |
2.2.1 RWA问题的产生 | 第18-19页 |
2.2.2 波长分配子问题 | 第19-22页 |
2.2.3 路由选择子问题 | 第22-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水下骨干光网络拓扑设计 | 第26-34页 |
3.1 陆地光网络拓扑的发展 | 第26-27页 |
3.2 水下光网络与陆地光网络存在的差异 | 第27-28页 |
3.3 水下光网络拓扑设计 | 第28-32页 |
3.3.1 水下光网络拓扑设计方案 | 第28-30页 |
3.3.2 水下光网络拓扑设计方案分析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适用于水下骨干光网络的备用路由算法设计 | 第34-42页 |
4.1 水下光网络面临的自然与人为灾害 | 第34-35页 |
4.1.1 自然灾害 | 第34页 |
4.1.2 人为灾害 | 第34-35页 |
4.2 传统固定备用路由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4.3 适用于水下骨干光网络的备用路由算法 | 第39-41页 |
4.3.1 k最短路算法 | 第39页 |
4.3.2 基于K最短路算法的水下骨干光网络备用路由算法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链路代价更新的负载均衡自适应路由算法 | 第42-54页 |
5.1 水下骨干光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42页 |
5.2 传统固定路由算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第42-45页 |
5.3 CU-RWA算法的执行流程和模块划分 | 第45-48页 |
5.4 仿真环境搭建 | 第48-49页 |
5.5 参数设定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