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国外立法文献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16页
第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定位第16-29页
    第一节 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第16-20页
        一、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概念第16-17页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问题第17-20页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适用第20-24页
        一、预防期的适用第20-21页
        二、爆发期的适用第21-22页
        三、扩散期的适用第22-23页
        四、衰退期的适用第23-24页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作用第24-28页
        一、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实现第24-25页
        二、抑制网络谣言第25-27页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二章 在网络舆情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梳理第29-37页
    第一节 域外相关制度梳理第29-32页
        一、美国相关制度第29-31页
        二、日本相关制度第31-32页
    第二节 我国相关制度梳理第32-36页
        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2-34页
        二、地方性规章及其他政策性文件中相关规定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舆情管理中遇到的困境第37-46页
    第一节 过程性政府信息公开问题规定模糊第37-41页
        一、过程性政府信息公开现状第37-38页
        二、过程性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第38-39页
        三、过程性政府信息公开适用条件第39-41页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信息公开范围的界限不明第41-42页
        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难以适应网络舆情发展第42-43页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意识与监管机制存在问题第43-45页
        一、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公开意识存在偏差第43-44页
        二、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监管缺失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政府信息公开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困境解决第46-57页
    第一节 过程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第46-49页
        一、坚持过程性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第46-47页
        二、构建过程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47-49页
    第二节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49-52页
        一、《条例》信息公开的范围适度扩大第49-50页
        二、实现《条例》与网络舆情管理相适应第50-52页
    第三节 强化与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意识与监管机制第52-55页
        一、强化网络舆情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意识第52-53页
        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管机制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政协助制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